發布日期:2009-05-04 浏覽:
浙江省教育廳 浙江省财政廳關于開展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的通知
浙教師〔2008〕181号
各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幹意見》和《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财政廳關于實施“十一五”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行動計劃的通知》精神,為切實加強教師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師培養與培訓水平,決定啟動實施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計劃。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的總體目标
2008年至2010年,以從事教師教育的本科高校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或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以下統一簡稱為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為依托,建立10個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其中3個為省級重點建設基地。通過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整合教師教育資源,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構建培養培訓一體化機制,提升我省教師教育的層次和水平,努力使省級教師教育基地成為全省或區域性的教師教育信息中心、培訓中心、研發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教師教育基地要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努力在師範生培養和中小學教師培訓方面辦出自身的特色。
二、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的主要任務
今後三年内,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整合校内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做好做強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高質量培養和培訓中小學教師。舉辦教師教育的本科高校要整合校内教師教育優質資源,組建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并以此為依托凝聚校内學科優勢和教師教育資源,建設教師教育基地。切實加強教師專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改善教師教育的教學條件,強化教師教育的特色和文化氛圍,促進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的有機聯系,為教師教育一體化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并使之成為我省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基地。
(二)改革中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完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教師教育”有機結合的師範生課程體系。以教師專業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内容改革為重點,加強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與建設。加強教師職業養成教育,把師範生職業養成教育貫穿師範生培養的全過程。增強教師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培養适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需要的高質量的中小學教師。
(三)強化實踐教學,完善“見習、研習和實習一體化”的師範生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教育實習工作,建設一批滿足學生教育實踐需要的相對穩定的師範生教育見習和實習基地,為師範生營造一個優質的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的校内外教學環境,确保師範生教育實習時間不少于一個學期。
(四)加強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提升為全省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提供支持與服務的能力。大力加強現代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教師教育信息資源建設,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水平的現代遠程網絡平台,努力使基地成為教師教育的信息資源中心和網絡課程研發中心,為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開展遠程網絡服務。
(五)加強教師教育和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提升教師教育的辦學層次和學術水平。大力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研究,跟蹤教師教育的學術前沿,積極開展與國内外教師教育相關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提升教師教育的學術水平。大力加強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及時把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積極引領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
三、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申報條件和建設方案要求
(一)申報的基本條件
申報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的高校,應是具有10年以上從事教師教育的本科高校。其中申報重點基地的高校應當具備省級教師教育類重點課程,有一定規模的師範生培養或中小學教師培訓規模。
(二)建設指導思想明确,思路清晰
學校對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明确,在整合校内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做好做強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高質量培養和培訓中小學教師等方面思路清晰,發展規劃科學,定位合理。
(三)建設經費保障到位
學校對建設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的經費保障到位,建設項目具體,經費使用安排合理,建設目标明确。
(四)組織機構健全
學校應成立由校主管領導負責的教師教育基地建設協調小組,統籌協調全校教師教育工作,并集全校之力,制訂和實施本校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計劃,為教師教育基地建設提供必要的教學條件和經費保證。
學校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要在學校教師教育基地建設協調小組和學校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下,具體組織實施本校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工作。
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必須要以實體性的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為依托,責任落實,任務明确。
(五)培養方案科學先進
1. 培養目标定位準确。根據教師教育發展趨勢、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需求和學校的辦學定位,圍繞培養造就優秀教師的目标,制訂師範生培養計劃,明确培養目标,注重教師教育特色,為中小學培養适應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需要的高質量師資。
2. 課程體系完善。根據新時期教師培養目标的要求,積極開展課程體系與教學内容改革,着力改造教育學、心理學等傳統的教師教育課程,着力規劃和建設教育研究與拓展類課程,着力加強教育實踐與技能類課程,着力整合學科教育類課程,完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教師教育”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使教師教育課程(不含教育實踐)在整個教學計劃中不少于25個學分或不低于15%的比例。有一半以上的教師教育課程達到校級以上精品課程的要求,有5門以上的教師教育課程達到省級精品課程或有50個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達到省級優秀培訓課程的要求。
3. 強化實踐教學。整合校内外實踐教學資源,完善“見習、研習和實習一體化”的師範生實踐教學體系,把互為銜接的專題見習、課題研習和教育實習,循序漸進地貫穿在師範生四年的專業學習中。切實保障實踐教學時間和實踐教育經費。積極開展師範生教學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師範生參與實習前至少接受10課時以上的微格教學訓練。
建立和實施師範生實習支教制度。把師範生實習支教制度與服務農村義務教育計劃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高水平教師的指導,提升實習基地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
4. 加強師德教育和師範生養成教育。按照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要求,将師德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師教育過程之中。加強師範生課堂内外教育活動的結合,探索四年一貫、循序漸進的師範生職業養成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師範生的職業素養。
(六)師資隊伍建設措施有力
教師教育基地負責人應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積極整合校内從事教師教育的師資隊伍,建立若幹個教師教學團隊。鼓勵引導優秀教師為師範生開設教師教育課程,逐步形成優秀教師直接參與教師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的良性機制。積極吸納基礎教育的一線優秀教師,參與師範生培養和專業發展指導。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去中小學進行教學實習和挂職鍛煉。對新錄用的沒有中小學工作經曆的青年教師,都應有計劃地安排去中小學鍛煉1年以上。通過建設,使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人數比例達到50%以上,45歲以下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數的比例應達到40%以上,有50%以上的教師能深入中小學第一線開展基礎教育研究和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
(七)教學設施與教育實踐條件良好
1. 教學條件良好。按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師範類專業實驗的開出率達到100%,訂閱的國内外教師教育相關期刊100種以上。至少有三個以上的師範類專業的教學條件達到省重點專業建設的要求。
具有良好的教師教育網絡服務體系。重點建設基地還應具有為全省開發50門教師教育網絡課程、50個信息化教學案例和開展教師教育網絡資源服務的能力。
2. 教學實驗設備完善。以現代多媒體教室、數字微格實驗室、教育技術實驗室、教育研究方法實驗室和教育心理實驗室建設為重點,加強校内教師教育實訓中心建設,拓展教師技能實訓項目和實訓資源,為師範生見習、研習和實習中的研究、實驗和教學技能訓練提供支持。
3. 具有相對穩定的教育實習基地。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對策和措施明确。師範類畢業生數與實習基地之比應不少于40︰1。通過選派相關教師到實習學校鍛煉、兼課、合作研究等形式,與實習學校構建新型的合作雙赢的夥伴關系。
(八)畢業生就業工作措施紮實
切實加強師範類畢業生就業工作調研,引導和鼓勵師範類畢業生去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就業的措施紮實有力,政策明确。
(九)改革教師培訓模式
要積極推進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的創新。尤其以教師培訓為主要特色的高校,要根據基地建設的總體要求,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和培訓内容的改革,科學設計教育理論與案例教育相結合的教師培訓課程體系,努力開發适應教師專業發展的系列專題課程資源,積極探索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有效性的形式和内容,積極推進利用現代遠程網絡手段開展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切實加強教育實踐培訓,切實加強培訓條件建設和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切實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對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培訓理論研究,切實加強與市、縣(市、區)教師培訓機構的聯系和合作,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師培訓網絡,充分發揮在全省教師培訓中的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
四、省級教師教育基地資助建設經費及資助建設項目
至2010年,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共投入7200萬元。其中省财政專項資助3600萬元,分年度下撥;有關高校應不少于1:1的比例進行配套。省财政專項資助以在校師範生規模與基地類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在校師範生規模在5000人以上的每個資助200萬元,3000至5000人的每個資助150萬元,3000人以下的每個資助75萬元;重點基地每個資助350萬元,一般基地每個資助150萬元。
省财政專項資助經費主要以二級建設項目為載體的形式進行下撥。省财政專項經費資助的二級項目主要為教師教育課程與教材建設、CAI課件建設、教師教育實訓中心建設、師範類專業實驗室建設、圖書資料建設、網絡服務中心鏡像網站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師範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教師專業發展模式與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組織師範生開展實習支教等項目的建設。
省級重點教師教育基地除資助上述二級項目建設外,還将資助重點教師教育基地的基礎教育教材庫建設、網絡服務中心網站建設、網絡課程庫建設、信息化教學案例建設、雙向互動式教師培訓專業教室建設,以及教育類碩士點建設、高層次國際合作與交流、教師教育重大課題研究和重大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二級項目建設。
各基地根據基地建設的總體要求和本校的實際,明确重點建設的二級項目和二級項目的建設目标。為防止重複建設,目前省财政已資助的二級建設項目原則上不再資助。省對二級項目的資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現同類項目的省級資助标準。
五、省級教師教育基地的考核驗收和經費管理
省級教師教育基地采取省與高校共建、以高校自建為主的方式,實行競争入選、定期評估、優勝劣汰的動态管理制度。有關高校與省教育廳簽訂基地建設任務書。根據任務書的要求,每年12月底前,每個基地向省教育廳提交年度建設報告。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中期檢查和終期驗收,建設周期完成後進行總結驗收評估。中期檢查不合格的,要實行淘汰制度,并停止專項經費的資助。
為保證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的預期效益,省财政廳、省教育廳将建立健全相應的績效考評機制。建設經費嚴格按《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建設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另行下發)執行,必須專款專用,按财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各高校要強化财政資金的績效考核,提高資金的使用水平。
六、申報材料報送
請各有關單位于2008年9月20日前,将《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申請書》(見附件)一式20份(同時報送電子文稿一份)上報省教育廳師範處,聯系人:李敏強,聯系電話:0571-88008920,電子信箱:liminqiang@zj.gov.cn。
本次申報評審時間緊。請各有關高校嚴格按規定時間提交申報材料,逾期不再受理。有關表格請到浙江省教育廳網站(http://www.zjedu.gov.cn)“師範教育”欄目下載。
附件: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申請書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信息來源:http://www.zjedu.org/manage/add/info/1220434219506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