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1-11 浏覽:
為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加強國内高校各科研機構相關部門與組織的學術交流。2024年11月2日下午在溫州大學南校區岩松堂舉行了“江南審美文化”學術研讨會暨2024浙江省美學學會年會。本次活動以江南審美文化為研讨主題,弘揚浙江精神,由浙江省美學學會與溫州大學聯合主辦。溫州大學副校長劉玉俠,浙江省美學學會會長徐岱,以及來自浙江大學、蘇州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等多方專家學者出席本次研讨會,24、23屆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同學及部分音樂學院、人文學院和美術學院的碩士生及相關人員參加此次會議。
開幕式在溫州大學岩松堂白鹿廳舉行。溫州大學副校長劉玉俠為本次活動緻歡迎辭,她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她指出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将江南文化融入于溫州大學辦學治校的各項工作中,持續發揮我校在江南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作用。浙江省美學學會會長徐岱緻辭,徐會長表達對溫州大學的感謝及對與會專家學者的歡迎,并指出自己對今日學術會議真誠的期望。
提綱挈領 展江南貌
開幕式之後,三位專家在白鹿廳作主旨演講報告,和與會學者進行交流,對江南文化從不同切入點進行剖析。浙江省美學學會會長徐岱教授從時空語境中梳理何謂“江南”,從而得出,“江南”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自然地理現象而是人文地理區域;它也不僅僅是一個曆史概念,同時也是文化概念的學術觀點,并通過論述江南審美文化的特質,進一步推論其意義。蘇州大學的李勇教授從多方面探索了江南審美文化中的抒情傳統。海甯市文聯的王雪海老師以浙江近代江南佛教高僧太虛、印順為例,展現江南“知識僧”人間佛教的美學宗旨。
茶歇休息時間過後,研讨會分為視覺江南、文化江南、審美江南三個分會場,從不同角度展開對審美江南的探索。
視覺江南 煙柳畫橋
“視覺江南”在白鹿廳進行,詩歌、影視、小說,視覺中的江南透過文字、膠卷穿越時空,綿延不斷。首先,來自浙江音樂學院徐承老師以暗戀桃花源中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文化之根,探索江南文化意象。接着浙江大學的羅婷老師分析百年中國電影中刻畫“江南”投射出江南的面貌。浙江傳媒學院的餘月秋老師着眼《小城之春》研究其中江南影像空間的詩意表達。揚州大學張雷老師以“揚大文院早 8 寫作工坊”為例,發掘其中的江南風俗。浙江理工大學的趙璞老師以《春江水暖》《草木人間》為例,總結電影中的江南之美是如何展現的。浙江大學劉佳老師以芥川龍之介遊記為窗口,分析外國人眼中的江南美。最後,浙江樹人學院鄭旭颍老師以張忌小說為介,深入探索文學作品中的江南印象。
文化江南 文韻悠長
在展示廳,各專家對江南的文化根源獨特性進行探讨,從詩歌、舞蹈、服裝等多角度入手,展現江南的文化雅韻。浙江大學的劉翔老師,從當代詩歌江南之窗瞥見江南文化的風度。緊接着浙江理工大學肖泳老師從懷舊的視角從兩個方面感悟江南與江南的想象。浙江越秀外國語韓雷老師分析曆史,解決江南何以成為美學的疑問。溫州大學邵吟筠老師對浙南民間舞蹈文化進行溯源研究。浙江省社科院的肖琦議論廣義上的江南文化的連續性,回溯江南文化之根。最後浙江理工大學李思揚老師從“新中式”的風格觀念出發分析江南女裝文化。
審美江南 剛柔并濟
在二樓超豪廳,專家們從富含江南特色的詩畫、非遺傳統中探索其審美的統一。溫州理工學院的賀曉武老師研究中國美學精神與溫州文化傳播之間的共生互動關系。溫州大學的張曉劍老師對前衛美學視域中的劇場性問題進行深刻探讨。浙江萬裡學院的吳紅濤老師,面對江南空間倫理問題,尋找其範疇與方法。浙江大學張佳峰老師探索江南審美中蘊含的藝術哲學。杭州師範大學王若存老師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做一名江南的審美者。杭州師範大學的劉強強老師深入研究馬一浮的詩學本體論提煉出詩學中對傳統儒家詩學的重構。浙江師範大學陸穎老師,以宋代禅畫的東傳及禅茶文化為引,衍生出他在跨文化研究視域下的美學考察。
本次學術研讨在白鹿廳圓滿落幕。 浙江省美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王建剛進行總結發言,他先是表達了對溫州大學、各位專家、學生的感謝,強調這次學術研讨會是一場有人文情懷的學術交流,他聽到了很多年輕一代新穎精彩的觀點,希望将來能有更多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