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科研 > 正文
團學活動
學風建設
學科競賽
榮譽彙總
學生科研
心理資助

學生工作

轉發:關于組織開展溫州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及系列活動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1-01-25 浏覽:

系、各班級 

根據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相關文件,本屆賽事我校繼續蟬聯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發起高校資格。為引導和激勵我校大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刻苦鑽研、勇于創新,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我校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同時也為選拔和推薦一批優秀作品參加2021年第十七屆浙江省和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定開展第九屆溫州大學“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工作并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框架下舉辦專項系列活動。現将有關事宜如下。

一、第九屆溫州大學“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

(一)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二)參賽對象

溫州大學2021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讀本、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

(三)競賽類别 

學生可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作品申報參賽。

(四)實施步驟

競賽分動員準備和院級競賽、校級初賽、校級複賽、校級決賽四個階段實施。

1.動員準備和院級競賽(1月—2月底)。各學院按照相關要求及時部署,建立學院競賽的組委會、評委會,明确競賽步驟和評審标準。開展院級競賽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月23日相關材料上交學院,學院舉行院賽評審,選拔報送優秀作品參加校級競賽。

2.校級初賽(3月1—3月14日)。學校将對學院經院級競賽選拔報送的作品文本進行初步審查篩選。

3.校級複賽(3月15日—3月21日)。學校将對經過校級初賽選拔推送的優秀作品組織在專家開展文本評審。

4.校級決賽(3月22日—3月28日)。學校将在3月下旬以公開答辯的形式組織校級決賽,并在校賽基礎上擇優上報作品至省級競賽組委會,具體校賽時間另行通知。同時評選校級優秀組織獎。

(五)注意事項

1.參賽資格 

1)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截至2021年6月1日兩年以内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成果,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的署名作者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不超過3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的作者必須均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曆最高的作者劃分至本專科生或碩士研究生類進行評審。

2)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中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他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範圍之列。

2.申報要求

1)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學生。

2)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支持圍繞發展成就、文明文化、美麗中國、民生福祉、中國之治和戰疫行動6個組别形成社會調查報告,也可以按照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6個學科報送社會調查和學術論文。

3)科技發明制作。科技發明制作類分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産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等。

4)參賽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時,必須由申報者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否則不予評審。

①動植物新品種的發現或培育,須有省級以上農科部門或科研院所開具證明。

②對國家保護動植物的研究,須有省級以上林業部門開具證明,證明該項研究的過程中未産生對所研究的動植物繁衍、生長不利的影響。

③新藥物的研究須有衛生行政部門授權機構的鑒定證明。

④醫療衛生研究須通過專家鑒定,并最好附有在公開發行的專業性雜志上發表過的文章。

⑤涉及燃氣用具等與人民生命财産安全有關用具的研究,須有國家相應行政部門授權機構的認定證明。

5)參賽作品必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指導教師(或教研組)推薦。每件作品可由不超過3名教師指導完成

6)參賽作品存在舞弊、抄襲、作假,将國家課題、教師科研成果包裝成學生項目的,均視為嚴重違規行為。增加作品自查環節,填寫承諾書,接受學校檢查。

7)積極鼓勵各類已獲批立項的并已有成果的校級、省級學生項目和計劃報名參賽。如“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新苗人才計劃)”項目成果,校級學生科研課題的優秀項目,其他校級、省級的學生項目或成果。鼓勵已在核心期刊(SCI來源刊物、SSCI來源刊物、CSSCI來源刊物、CSCI來源刊物、我校所列核心期刊等)發表或有全國科技發明專利的優秀學術科研成果的項目參加比賽。 

3、參賽要求

按省賽通知要求,将嚴格考察校級、院級賽事廣泛吸引教師和學生參與情況。

1)學生參與情況。各學院推報參加校賽學生人數占學院在校生總數比例需達到10%及以上

2)教師參與情況。學院推報參加校賽指導教師人數占學院在職專任教師總數比例需達到6%及以上

3)項目參賽情況。學院推報參加校賽項目總數與學院在校生總數比例需達到1%及以上

4.時間節點

1)院賽材料上交:學院積極動員并開展院級競賽,并将符合參賽要求數量的推報校賽作品進行排序。參加院賽推報作品的作品申報書(附件1)、作品彙總表(附件2)于223日之前報送學院學生會科創部,具體要求如下:

紙質材料:作品申報書(一式四份)、作品彙總表(一份)、承諾書(每個作品一份)。紙質文本封面為230克的A4,内頁為70克的A4。所有紙質材料上交開學後另行通知

電子版本:發送作品申報書、作品彙總表電子版至科創部電子郵箱wzujsjyxshkj@163.com。

2校級決賽将采用公開答辯形式,競賽設特、一、二、三等獎,同時設“優秀組織獎”具體事宜另行通知。參加答辯人數不超過2人,每件集體作品學生團隊人數不超過10人。

(六)相關要求

    1.加強領導。各學院要堅持育人宗旨,突出創新理念,發揮服務功能,精心組織安排好參賽工作,吸引更多的學生(學院在校生總數的10%)、指導老師(學院在職專任教師總數的6%)參與到大賽中來,進一步擴大大賽的群衆基礎。

2.精心組織。各參賽學院應向參賽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和技術支持,指導、幫助學生按要求申報;學院應充分調動指導教師的積極性,整合優質資源,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條件;同時依托研究中心(所)、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發掘作品,努力提高作品申報的數量和質量;各學院負責對申報作品進行資格審查和初評,擇優推薦參加學校競賽的作品。尤其要利用好暑期社會實踐,加大對社會調研類作品的培育。

    3.樹立品牌。各學院要結合本學院實際搞好作品的組織、凝練與申報工作,使這項賽事在全校範圍内産生廣泛而深入的影響,進一步推進我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健康發展,發現和培養學生科技創新拔尖人才。

  

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專項系列活動

    (一)“揭榜挂帥”專項賽

1月份由政府、企業按需求出題,3月份競賽組委會面向高校廣發“英雄帖”,3月-7月學生團隊打擂揭榜并評獎(特、一、二、三等獎),8月-9月晉級團隊完善方案且出題方安排專門團隊提供幫助指導,10月“挑戰杯”國賽決賽期間舉辦“擂台賽”決出最終“擂主”并與出題方現場簽約并給予獎勵。

具體事項另行通知。寒假期間請關注校團工作群、團委網站與“創青春”微信公衆号。

(二)紅色專項社會實踐活動

在喜迎建黨100周年之際,通過寒假社會實踐接受紅色教育、通過實踐成果展示感召更多青年。即日起-2月中旬班級團組織“雲組隊”開展“雲實踐”活動,2月中旬-3月中旬以班級、校級為單位展示、傳播、交流實踐成果,3月初推薦優秀學生實踐成果參加省賽,3月中旬-4月底成功晉級的學生實踐成果參加國賽。

具體事項由實踐指導中心另行通知。

 

 院賽聯系人:潘士傑/653806

     校賽聯系人:張淑娴

 聯系方式:86680825   661766

  附件1.溫州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申報書(附承諾書).doc

  附件2.溫州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彙總表.doc      附件3.溫州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評審細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