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思政 > 專題教育 > 正文
組織機構
黨務知識
黨建公開
黨建動态
學習專欄
專題教育

黨建思政

遵循“課程思政”教學規律

發布日期:2018-07-06 浏覽:

上海中醫藥大學通過全方位改革設計、全過程引導推進,實現了“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

  學校的“課程思政”工作,是黨委領導下、舉全校之力的頂層構建。同時我們認識到,在“課程思政”工作的推進中,需遵循教學規律,不斷挖掘有效路徑和載體。

  具體到操作層面,強化“課程思政”的學術研究和效果評價,是建立育人長效機制的關鍵舉措。

  一是強化教學策略的引領。學校明确要求專業課程要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學中,特别是教學目标的制定要注重“術”“道”相結合,系統設計德育遞進路徑,并固化于教學大綱中。

  二是調整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将課程教學評價、學習效果評價從單一的專業維度,向人文素質、職業勝任力、社會責任感等多維度延伸,特别在課程評價體系、教師課堂競賽的評分标準中設置人文内涵評價指标,系統地引導教師挖掘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識點,也細化了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測量。

  三是組織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研究。學校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提出“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整體規劃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設想,專門設立“專業課程德育實踐”重點建設項目,豐富專業教師優化“課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3年來建設課程已達到66門。

  此外,“課程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要依托一系列體制機制的配套保障。

  一是借力實踐平台。學校将實踐環節作為德育融合的重要陣地,充分利用三學期制的優勢,每年設置10周的實踐環節開展“服務性學習”。

  二是關注師資發展。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在“文化引領”的理念指導下,通過“學習、對話、實踐與反思”的培訓模式,從素質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視角,将育人要求和價值觀教育内容融入專業教師的話語體系。

  三是加強協同育人。學校通過教務、學工一體化管理路徑,推行“服務學生成長導師團”,将專業課教師、臨床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輔導員)及社會資源打造成“育人共同體”。(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曹錫康)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