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0-24 浏覽:
通過音樂遊戲調動多感協同,玩具“變身”幼兒教育的工具,既有視頻引流和直播帶貨,又深入幼兒園進行産品推廣……或許你很難想到,這是一款溫州大學師生設計、研發并推廣的童玩童趣品牌音樂教玩具。正如指導老師王志強所說,今天的大學是創新創業的沃野熱土,一切迸發的新奇點子都可能是新藍海。“培養更加适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複合型人才,浙江雙創教育大有可為。”
王志強,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副院長,主要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國際與比較教育、創客教育等領域的研究、教學與育人工作,作為“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院” 學術帶頭人,浙江省教育廳“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之江青年學者”,他一直緻力于探索中國創新創業教育浙江溫州樣闆,将奇思妙想轉化成實體項目,将科研論文書寫在田間地頭,将創新創業實踐融入地方發展、鄉村振興和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努力為打造“重要窗口”貢獻力量。
科研築基,掀起創新創業澎湃熱潮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探索,源頭在理論科學研究。如何高質量發展和推進中國特色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這是王志強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秉持溫州“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溫州大學是全國率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探索的高校之一,早在2000年就開設了“溫州人精神與創業”課程,2007年建成大學生創業園,2009年成立全國最早一批實體建制的創業學院,先後被确立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級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衆創空間等等。
王志強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研究,就依托溫大這一平台展開。他告訴我們,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從“初創期”進入“成熟期”,國家戰略與政策的支持推動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飛速發展,但也造成了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的薄弱。“新時代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呼喚紮實的本土研究。”為此,他面向全國1231所高校,發放20萬餘份的大樣本調研,用長達十年的時間,從方法論構建、核心理念重塑、國際與比較研究、本土發展模式建構等層面,系統開展基于問題導向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範式,是迄今為止國内創新創業教育領域最大規模的實證研究項目。
十年磨一劍,王志強的研究構建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于構建中國本土特色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具有重大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該成果先後被學界、業界知名專家以書評方式評論和介紹,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給予高度的贊譽,其中核心觀點被CSSCI等期刊引用476次,獲國家級、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
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時代背景下,王志強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科學理論研究,為掀起創新創業的澎湃熱潮注入源頭活水。
育人為本,培育創新創業青春力量
前有入選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并成功獲得千萬融資的張良玉,後有榮獲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10強”的鄭興偉、劉光宇,榮獲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人物的李小剛,榮獲浙商“年度十大未來之星”的趙坤。近年來,溫州大學培養了一批“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生力軍。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育人”始終是王志強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他看來,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一門大學問,包括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搭建……多年來,他在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成果轉化為育人資源等方面進行了科學性、統籌性、完整性的梳理和整合,趟出了一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記者了解到,王志強積極參與學校頂層設計與發展規劃的制定,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參與了學校創業教育基本框架和發展目标的制定,将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立足區域、分層分類、深度融合、協同遞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新理念,開辦3+1創業精英班、創業管理班、創業先鋒班、企業接班人培訓班、大學生村官創業班、奧康電子商務創業班、跨境電商創業班、創新思維班等多個創業人才培養改革實驗班。與此同時,他開發了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大學生創業基礎》等系列課程,他還主導開展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實驗區等教改項目44項(門),涵蓋全校所有專業,吸引了500餘名專業教師參與教學改革。
“創業教育不是培養唯利是圖的生意人,而是培育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王志強認為,新時代的雙創教育應堅持五育并舉,構建綜合能力塑造的人才培養體系。為此,他将創新創業教育與樹立家國情懷、法治意識和職業道德相結合,将創業教育研究與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結合。大學生村官創業、退伍軍人創業等帶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問題激發他不斷拓寬創業教育研究的覆蓋群體。“利用自身專業所長播撒創新創業的種子,将創新創業的基因融入地方服務社會,我一直樂在其中。”他笑着說。
對接地方,服務創新創業國家戰略
曾有人說,創新創業教育既要“頂天”又要“立地”,王志強深以為然。這位國内最早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學者告訴我們,所謂“立地”,在于構建中國本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而所謂“頂天”,則意味着創新創業教育要勇擔育人使命、回應時代呼喚,以創新創業教育支撐、反哺重大戰略和重要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到今天,不再是“孤獨者的旅行”,而是“大衆的齊唱”。“近年來,我們溫大與國家大學科技園、蒼南交運集團、溫州源大集團等多家單位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合作設立了66家校外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與浙南科技城共建了浙江省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王志強介紹說,他緻力于挖掘溫州人創業精神,積極融合溫州創業資源,分别與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創業服務中介等精密聯合,打造“校、企、政、産、金、介、創”多維協同與合作的創業教育生态鍊。“在服務浙江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和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當下,任重而道遠。”
除了服務地方,王志強還不斷拓寬創業教育的國際化邊界。2020年,溫州大學與韓國群山大學聯合培養的3位全球創業學專業博士生順利畢業,來自美國、韓國、孟加拉國、哈薩克斯坦、坦桑尼亞、塞拉利昂等14個國家的27位碩士留學生一些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一些選擇在國内創業就業,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友好使者。那些曾經培育的雙創種子立足溫州,輻射各地,他們落地、生根、發芽,肆意生長為一顆顆嶄新的小樹苗。
作為入選全國首批全面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省份,從破冰前行到星火燎原,一路走來,浙江的創新創業教育吸引了衆多關注的目光。而王志強說,探索中國創新創業教育浙江溫州樣闆,他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