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2-03 浏覽:
2022年12月2日,由我院承擔的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重點項目《青少年愛國情感的發生發展機制與培育研究》和教育學項目《我國現代大學書院制15年“本土化”探索的反思與重構》開題論證會在溫州大學南校區岩松堂舉行。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論證會由專家組組長林崇德教授主持,副校長徐和昆教授緻辭,我院時勘教授、王志強教授、校内外課題組成員及相關老師參加論證會。
本次論證會專家評議組由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前理事長、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師德建設專家委員會總顧問林崇德教授,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劉海峰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華東師大桑标教授,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朱永祥教授,湖南大學中國書院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鄧洪波教授等5人組成,林崇德教授擔任評議組組長。
《青少年愛國情感的發生發展機制與培育研究》負責人胡瑜教授從研究背景與依據、研究框架與内容、研究思路與方法、研究計劃與預期等方面對課題研究方案進行了詳細闡述,課題從新時代時代背景出發,通過對愛國情感的文獻梳理,提出了當前愛國情感所應該關注的問題,針對這些現實問題,課題遵循“特征分析——機制探索——對策探讨”的研究思路,深入探究青少年愛國情感的發生機制和發展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探讨新時代青少年愛國情感的培育策略。
在聽取了課題負責人的開題彙報後,評議組專家圍繞課題的選題、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進行了開題論證和逐項評議,首先認為課題選題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内容豐富完整;課題研究安排得當,可以完成預期成果。随後論證專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最後一緻認為課題切實可行,同意通過開題。
何毅教授依次從選題依據、研究内容、思路方法、課題組織、預期成果五個方面對《我國現代大學書院制15年“本土化”探索的反思與重構》作了開題報告。課題在對我國大學書院制15年“本土化”探索曆程進行縱向回顧的基礎上,從書院運行機制比較、書院治理效能檢驗、書院育人成效評估三個維度進行研究,探讨不同視角下書院制運行的内外部環境和内外在關系以及互相之間的矛盾轉化,探究現代大學書院在複雜情境下教育現象聚合背後的内在特征,尋找現代大學書院的發展規律,提出優化大學内部治理的舉措。
論證專家在聽取了何毅教授的開題彙報後,認為課題選題有學術價值,重視理論創新;課題研究有實際價值,可以為實踐工作者提供詳實科學的決策參考;課題研究主題明确、目标清晰;課題團隊成員構成合理,組織推進有序,可望取得預期成果。專家組認為課題切實可行,一緻同意通過開題。針對開題報告,專家組也從結合傳統文化對大學書院進行重構、處理好大學書院培養體系與大學内部其他治理體系的關系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徐和昆副校長代表課題組對專家們高質量的開題評審和建設性指導意見表示真誠感謝。胡瑜教授和何毅教授表示,課題組會認真消化吸收開題論證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并将不斷優化完善課題研究,努力産出高質量研究成果。專家組經過評議,一緻同意通過開題,開題論證會在熱烈的讨論互動和思維碰撞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