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7-08 浏覽:
本學期的“互聽互評”教研活動圓滿完成。該項活動由示範課、彙報課、交流課三種開課類型組成,各系采用多元化形式自行組織教研活動。本學期共開課28節,教師參與聽課和評課177人次,其中學院督導參與聽課和評課為77人次。“互聽互評”教研活動旨在為全院教師搭建課堂教學交流平台,營造互學共鑒的教研氛圍,展示各系教師風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研活動督導點評
學院全體教學督導參與“互聽互評”教研活動,營造了很好的教研氛圍。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尤其注重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幫扶,充分發揮了學院教學督導的主體作用。學院七位專任督導對本學期的教研活動進行點評。
潘玉進教授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互聽互評”教研活動在促進新入職教師的個人成長方面發揮了重要影響,新教師在結對老教師的悉心指導與幫助下,在職業精神、師範技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獲得校院督導、同行教師的一緻認可,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程獲得感和滿意度。
陳旭微教授
本學期老師們上課的情況總體良好,備課認真,授課投入,反思有深度,課堂效果較好。但是也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課堂互動頻率少或質量低。大部分教師以講授為主,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較少;偶有互動,所設計的問題也較淺表,無法激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另一個問題是智慧教學工具運用不多。絕大多數較少還是以PPT或視頻等為主,較少使用知到、課堂派、學習通等智慧教學工具。
建議:(1)運用智慧教學工具,提升互動廣度。老師們可運用智慧教學工具,在課堂上設計幾次不同形式的問題(如選擇題、判斷題等),讓所有的學生均參與投票,提高全班同學的課堂參與度,擴大師生或生生互動的廣度。(2)精心設計課堂問題,提高學習深度。老師們可結合知識點設計相應的案例,或呈現某個熱點或現象等,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等,以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倪小敏教授
本學期聽了13節課,對龔婧博士的優秀彙報課印象深刻:龔婧博士上的内容是《教育研究方法》中《訪談法》,這是一門公共課,她上課對象是應用數學專業。整節課圍繞着為什麼學訪談法、什麼是訪談法、如何做訪談法三個問題展開,邏輯關系很清晰,概念解釋深入淺出。她的導入部分特别出彩,對近幾年的應用數學專業畢業論文采用訪談法進行了統計,讓同學們瞬間了解學習訪談法的實用價值。
楊剛教授
本學期的教學督導工作已順利地結束,全體督導完成了全院在職部分專業教師的聽課任務。通過一學期的教學督導,本學期教師上課質量不斷攀升,無論在教學水平還是在思想觀念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共性問題。
問題一:以“教”為中心的課堂活動成為了教學的主流模式。雖然,有部分老師在課堂上做出了教學改變,比如案例式教學、問題式教學,但是,整個課程的教學模式沒有太多的變化。問題二:智慧教室的功能沒有紮實的利用起來,尤其是利用智能教學工具整合課堂教學的力度還不夠。看到了課堂教學更多的是一種演示工具或資源的運用,而且教學中師生互動質量不高,難以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思考。
建議:(1)整體把控課程活動取向,轉變為“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在學期之前,需要對課程進行整體性活動設計,而不是單次教學的設計。改變課堂教學理念,着重學生的所學的知識、技能與方法,最終提升到對學生核心素養層面上的教學設計。(2)強化智能技術整合理念,轉變為“以技生慧”的應用之道。利用智能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現代教學變革的基本趨勢。教師可以簡單嘗試利用智能小工具,小軟件改變教學過程某一環節,比如利用紙條範改變提問環節。通過不斷強化教學理念,增強技術應用信心,将智能技術的教育潛力發揮出來成為教師教學智慧。
周鶴新副教授
本學期被聽課教師的教學态度普通比較認真,備課充分,内容豐富、充實,邏輯性比較強,語言流暢,能采用啟發式教學,能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注意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學習主動性,教學效果良好。課後,聽課教師進行了有效評課活動,大家都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或意見,與上課教師進行了良好的溝通交流,教研氛圍濃厚,效果明顯。特别是李季老師的《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A》一課,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得到聽課老師的好評。
劉根萍老師
本學期的互聽互評教研活動中,開課老師準備充分,上課思路清晰,師生互動較好,課堂管理有序有效,學生注意力集中,狀态良好。聽課老師虛心學習、積極讨論,共同進步。
印象深刻的是焦榮華老師的語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思政元素自然融于課堂;王瑤老師的教學支架設計清晰、運用得當。這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豐富、互動形式多樣,課堂充滿活力,不僅牢牢地吸引住了學生,還促進了學生認真參與和深度思考。
何笃玉老師
本學期在各系報送的14節彙報課中推出2節新教師專題教研活動。學前系王瑤老師:備課認真,教學内容熟識,講課條理清晰,教學目标明确,以看圖講述活動設計的教學内容設計合理,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課前自學,課堂小組讨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好;教育系龔婧老師:教學基本功紮實,語言清晰,講課有條理,邏輯性強,PPT清楚,使用合理,教學目标明确,在課堂上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學内容與學生專業相結合,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媒體與闆書互補,突出重點,講課有吸引力,課堂管理有效,教學效果好。課後教研活動組織有效、教師聽評課參與率高,經參與的院領導、督導、教師一緻同意推薦為院級優秀彙報課,給予表揚,這樣不僅提升了開課新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而且對其他新教師也有很大幫助鼓舞、積極參與這項活動。
各系開展“互聽互評”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