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4-24 浏覽:
全國課程學界學術大咖齊聚溫州大學,共議新時代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4月16日-18日,由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主辦,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承辦的“第十二次全國課程學術研讨會“在溫州大學隆重召開。大會包括五個單元20場主題報告、五場平行論壇70餘個分會場報告,大會還安排了優秀中青年學者與博士交流會、教育期刊編者作者讀者見面會以及大會自由論壇等環節,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教研部門、期刊雜志的教科研人員,部分基礎教育界的一線教師以及部分碩博士生等共計500餘人參加現場會議,近9萬人次參加線上學習,與現場嘉賓互動交流,反響十分熱烈。
4月17日上午,會議在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報告廳隆重開幕,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副理事長郭元祥主持,溫州大學副校長徐和昆緻歡迎辭,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理事長張廷凱緻開幕辭。
開幕式後,圍繞“新時代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目标與使命”主題,主會場共進行了五場主題報告,分别由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黨委何毅書記、華中師範大學郭元祥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徐玉珍教授、深圳大學李臣之教授、上海師範大學丁念金教授主持,報告内容涉及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新時代教材建設等内容,與會人員交流熱烈、互動頻繁,不僅線下現場的參會嘉賓積極發言提問,線上的老師也紛紛參與進來。
4月17日晚,舉辦了優秀中青年學者與博士交流會及教育期刊編者作者讀者見面會。交流會上,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領導向與會嘉賓介紹溫州大學發展曆程與辦學特色,以溫州大學獨有的魅力與誠意為學校發展廣納賢才。教育期刊編者作者讀者見面會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報刊社副社長餘宏亮主持,《課程·教材·教法》《教育發展研究》《教育科學》《教育科學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教育理論與實踐》《開放教育研究》《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等多家高水平教育學期刊的編者就各期刊定位與風格、主要欄目、選題及評審等向在座的師生進行了詳細闡述和互動答疑。
4月18日下午,大會進行自由讨論環節。自由論壇由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西南大學教授羅生全主持,多位學者圍繞課程研究中的相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專家學者們以開放包容的姿态主動參與自由交流會,共論課程熱點,探讨課程發展之路,對推動課程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自由論壇之後,召開了大會閉幕式。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任長松秘書長深情感謝與會嘉賓聽衆和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并表示會議本身以及承辦方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都令人印象深刻:什麼是高質量課程體系?我們再探讨;什麼是高質量辦會,我們感受清晰,深切表達了對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辦會工作的充分肯定。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黨委書記何毅受邀發言。何毅表示,本次會議大咖雲集、星光璀璨,資深學者高屋建瓴、青年才俊一展風采。進入新時代,我們的課程建設也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新問題、新挑戰和新要求,許多工作也許仍在探索,但是深度的研讨交流給我們智慧與啟迪,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全體教師願意與全國教育學界同行一起為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張廷凱理事長做大會總結。張理事長首先高度肯定了本次會議的舉辦水平,并指出本次會議展現了在場學者高昂飽滿的學術熱情和有深度、有高度、有廣度的讨論質量。會議着眼于學術交流平台建設,激發思考、推動交流。随後,他總結概括了本次會議的幾個特色:站在新的曆史起點,飽含新的特殊意義;聚焦關鍵問題,推動縱深發展;參會主題多樣,在交流中碰撞學術的火花;活動設置豐富,滿足交流需求;會議籌備運行精益求精,有力保障會議召開。最後,他再次感謝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學者對學術成果和研究心得的無私分享,感謝線上聽衆的活躍點評為會議增色添彩,感謝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團隊為會議高質量舉辦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伴随着動聽的音樂響起,兩位嘉賓款款走上前台,他們為全體與會人員帶來深情的散文朗誦《梅雨潭的綠》,這是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秘書處為大會勝利召開帶來的大彩蛋。至此,第十二次全國課程學術研讨會在與會嘉賓們的熱烈掌聲和感動歡呼中圓滿落下帷幕。
大會勝利召開帶來的大彩蛋。至此,第十二次全國課程學術研讨會在與會嘉賓們的熱烈掌聲和感動歡呼中圓滿落下帷幕。
據悉,全國課程學術研讨會是面向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基礎教育課程研發機構研究人員、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全國性專業學術會議。自1997年以來已成功開展多次研讨,為課程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貢獻,已成為課程學界共同期待的學術盛會。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将深化教育改革、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十四五”期間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的教育發展目标。此次會議正逢建黨100周年,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教育學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了進一步建設教育強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本次會議圍繞新時代高質量課程體系建設,積極探索時代新命題,展望課程改革新發展。
通訊員:劉信義 汪梓慧 段江彙 彭小媚
攝影:胡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