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要聞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我院學子鄭潔入圍“2010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200強

發布日期:2011-05-05 浏覽:

我院學子鄭潔入圍“2010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200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人民日報社聯合指導,人民網、大學生雜志社聯合主辦的“2010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于4月初啟動,面向全國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所有注冊的中國籍學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我院2009級小學教育本科生鄭潔同學憑借其綜合素質在校内評選中脫穎而出,代表溫州大學參加評選,經過專家第一輪評審,順利入圍前200強,現在中國大學生網進行網絡投票,歡迎全院同學浏覽評選網站,了解和學習全國各高校優秀大學生的先進事迹。

投票方式:網絡投票(每個身份證号碼可以投三票)

網址鍊接:http://edu.people.com.cn/GB/8216/220258/index.html

2010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候選人鄭潔事迹

鄭潔,女,中共預備黨員,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09級本科生。

在暑期裡,她組織同學們到溫州瑞安第一大僑鄉——楓嶺鄉開展實踐活動,被譽為溫州市僑界留守兒童快樂營的優秀志願者。在浙江省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中,她表達成為一名關注僑鄉留守兒童的教師夢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并接受了溫州日報、溫州晚報等各大媒體的采訪和報道。2010年度溫州十大教育新聞人物之一。

一、品學兼優,多才多藝

生活中鄭潔是一個開心果,朋友送她一個雅稱“小茄子”。積極樂觀是她的本色,認真負責是她的态度。“想做的盡力而為,能做的盡善盡美,必做的無怨無悔”這就是她對自己大學生活本質的要求。

鑒于豐富的學生幹部的工作經曆和極為親和的性格特點,鄭潔順利地擔任了院學生會社區部部長。她積極地配合學院、學校老師們的工作,成功地策劃并組織了“棋”樂融融大比拼、寝室文化節、低碳知識競答等活動,豐富了身邊同學們的業餘生活,受到領導和老師、同學們的一緻喜愛和好評。她總說,當幹部,就是要先幹一步,要帶動其他成員一起行動,這樣的組織才更有動力和凝聚力。在社區部這個大部門裡,成員們都很愛戴這個部長,喜歡親切地稱她為“茄子”,大家總是相互鼓勵和幫助,相親相愛,親如一家。

工作上繁重的任務并沒有影響她的學習,反而使她學會更加合理分配和利用時間。一有時間她總喜歡鼓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泡在圖書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大學裡的每個學期,她總是獲得一等獎學金。作為一名準小學語文教師的她,不僅注重自己學業上修養,現在更是積極投身學生科研工作。她積極聯系老師們,和他們一起合作開展關于“實驗技術在朗誦訓練的應用”、“溫州市小學生自然缺失症的調查分析和對策研究”等實驗課題的研究。

這個活潑開朗的“茄子”其實也有娴靜的一面。在拿起毛筆徜徉在宣紙靈魂上的時刻,這個動如脫兔的姑娘一下子變得安靜怡人了,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規範漢字書法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的好成績。她喜歡用柔和的聲音去感受作家筆下的一景一物裡,抒發屬于自己的那份獨特理解。正是憑着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她積極參各項朗誦比賽,《社團情》、《鄉愁》、《少年中國》等朗誦均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剪紙、篆刻、吉他、爵士舞樣樣她都喜歡,校園裡各項演出的舞台上活躍着她的身影。她就是這樣一個興趣廣泛的女生。她的各項才藝在豐富自己課餘生活的同時,也給身邊的朋友帶去了快樂。從校内的“知心姐姐”、“推普員”到校外的“聞道教育EQ訓令營的培訓老師”,善解人意、多才多藝的特點為她的課餘工作帶來了方便,也使她更受學生們的喜愛和歡迎。

二、牽手母語,情暖僑鄉

2010718,鄭潔作為“牽手母語,情暖僑鄉”實踐隊的隊長接受了瑞安電視台的采訪,表達了對于溫州楓嶺鄉學校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的看法,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僑鄉留守兒童的關注。在728,她代表隊員們接受了溫州日報記者的采訪,發表了關于我們在暑期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感觸和思考。

由于僑鄉的大多數孩子們普通話底子薄弱,缺乏對家鄉和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因此“牽手母語,情暖僑鄉”實踐隊以普通話教學和文化體驗兩大模塊為主要内容開展半個月的暑期夏令營。

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普通話發音情況,在實踐開始的時候,她積極請教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指導老師,設計并組織隊員們對每學生們分别進行了一個普通話測試評估,以便更加有效地進行漢語教學。憑借她推普工作的經曆,配合指導老師認真糾正改進每位隊員的發音,一起備課至深夜,努力設計适合各個年級階段的學生的高效課堂。雖然暑期實踐短暫,但在實踐活動結束時的普通話測試中可以感受到每位孩子不同程度的進步,這令她格外欣慰。

在周末裡,她組織隊員們學生家裡一一進行家訪。其實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國外工作,孩子往往是跟爺爺奶奶或是姑姑、阿姨一起生活。有位五年級的女生甚至八年沒有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她的性格很内向,這令我們有點擔心。兩周的實踐時間很有限,沒能給孩子帶去很大的改變,這點令她有些遺憾。于是,這使鄭潔下定決心今年的暑期還要再去楓嶺鄉,去感受每位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楓嶺鄉地處瑞安西部山區,平日裡村民們情感生活極其貧乏,生活缺少文娛的樂趣。于是,鄭潔精心策劃并主持的“牽手母語,情暖僑鄉”的文藝演出,既給學校學生們的一個鍛煉的機會,又極大程度上豐富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質樸的老百姓們臉上浮現憨厚、會心的笑容是對實踐活動做好的回報。在《離别》中隊員們和學生們依依不舍地揮手告别。

回首僑鄉的實踐經曆,回味有人曾說出生僑鄉是一種幸運,有太多旁人羨慕的眼光;但我想說,别忘了僑鄉出生的很多孩子早在懵懂的年紀,父母就漂洋過海,幾乎每個僑鄉兒童的童年都是“父母在海的那一邊,我卻在山的這一頭”度過……我想種種所謂的幸與不幸唯有深入其中,才能體會僑鄉的留守孩子們酸甜苦辣。但每位孩子的童年都是唯一的,鄭潔願意用青春的畫筆給他們的留守的童年增添絢麗的一筆……

三、職業規劃,秀出未來

在第二屆浙江省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中,鄭潔憑借其職業規劃作品《夏風掠過茄子的微笑》獲得本研組第一名。正是由于這個暑期和孩子們半個多月的相處觸動了鄭潔心中最柔軟的角落——孩子們驕傲倔強的臉上那遮不住的落寞和哀傷,大大的眼睛裡的茫然和無助,讓她感歎應該有個人來撫慰這些情感缺失的孩子。

這次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鄭潔帶給大家的便是她對成為一名關注僑鄉留守兒童、紮根基層教師的規劃。她對自己的選擇顯得樂觀而堅定。因為她堅定地相信,隻要是讓她做她喜歡的事情,她便很快樂滿足。快樂在她看來并不是用物質堆砌,金錢衡量的。”

她是一個大膽、樸質而簡單的女孩,她敢于大聲說出自己内心最真摯的想法,喜歡和他人一起分享她對未來的希冀和期盼。就是憑借她心底最真誠的願望,溫州日報、溫州晚報、溫州都市報、溫州商報等多家媒體不斷地報道她的故事。但隻有她自己清楚,一切的光環和榮譽隻是對她昨日的肯定。明天的路在何方?她願意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繼續前進。正是這次的職業規劃讓她更加看清自己未來職業發展道路的方向。這一方向也令她對科研工作方面有了一個明确的關注點,如“僑鄉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僑鄉留守兒童的華文教育”、“僑鄉留守兒童的成長規劃”、“僑鄉教育資源的整合”等等。

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的事例,鄭潔被溫州市教育局、溫州都市報聯合評為2010年溫州市十大教育新聞人物之一。正如,鄭潔自己常常講到的一樣,大學四年的時光很爛漫,但絕非慢慢浪費時間。她願意全心全意地投入一搏,隻為了能夠更好地牽手母語,情暖僑鄉。四年的時間,混着歡笑、汗水、激情、疲憊,一閃而逝。蓦然回首,鄭潔隻願她大學四年的故事會是一本書,不管裝幀精美與否,但它一定會是一本有内容的書。因為她始終堅信,自己的青春筆觸和留守孩子們童年的畫卷相交融一定是最美的圖案!

大學期間獲得的主要榮譽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三等獎

浙江省第二屆十佳職業規劃之星第一名

浙江省經典詩文朗誦大賽優秀獎

浙江省第二屆大學生規範漢字大賽二等獎

2010年溫州市十大教育新聞人物之一

溫州市僑界留守兒童快樂營“優秀志願者”

溫州市大學生文化節硬筆書法潛力獎

2010.10榮獲溫州大學第二屆職業生涯規劃十佳規劃之星

大一至今的每個學期都獲得一等獎學金和校三好學生

溫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溫州大學飲食文化節水果拼盤大賽“最佳人氣獎”

2010.6 榮獲溫州大學第二屆校園書法毛筆﹑鋼筆﹑粉筆全能獎

溫州大學第二屆英語書法軟筆組一等獎

溫州大學第四屆社團巡禮書法沙龍二等獎

溫州大學社團文化節書法大賽三等獎

榮獲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優秀幹部”

院師範技能比賽之說課專場一等獎

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低碳征文比賽二等獎

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0年度暑期實踐方案設計優秀獎

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二十屆藝術之春創意作品優秀獎

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二十屆藝術之春硬筆書法三等獎

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二十屆藝術之春軟筆書法三等獎

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優秀志願者”

大學期間有關的新聞媒體報道:

2010.7.16接受瑞安電視台的新聞采訪

2010.7.28接受溫州日報的記者采訪和報道《僑鄉來了“小老師”》

2010.11.5受到溫州日報的新聞報道《我市五位大學生獲得省職業規劃之星》

2010.11.7受到溫州商報的新聞報道《溫大學子在職業生涯規範大賽中再創佳績》

2010.11.7受到溫州晚報的新聞報道《用微笑溫暖留守兒童》

2010.12.27受到溫州都市報的新聞報道《2010年溫州教育新聞人物揭曉》

2011.3.11受到溫州都市報的新聞報道《新聞與教育對接 大師與大廈共榮》

2011.3.15 84期 溫州大學報的報道《茄子的幸福微笑》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