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2-29 浏覽:
為了響應十九大精神,營造更好的法治教育環境和氛圍,近期,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與溫州大學法政學院在育英大禮堂聯合舉行“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報告會——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主題報告會。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用“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這12個字,概況了這極不平凡的5年,我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此次講座由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黨總支副書記楊麗君主持,并且特别邀請到來自浙江人民聯合律師事務所的項若非為同學解讀十九大中的法律知識。
講座伊始,楊麗君書記提出了對溫大學子新的期許:“希望大家能體會到複興中國的可貴,作為青年一代更要勿忘曆史,珍愛和平,振興中華,自強不息。”而談起國家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法制,楊麗君書記引用了一句文言——“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國家繁榮的基石,“法令行,則國治。”十九大上,習大大也提出對于法治的新判斷和新思想。中國一直堅持依法治國,現時代的大學生更要做到學法、懂法、遵法。
講座中項若非律師為同學們講解了關于十九大中提出的反腐新觀念和法治新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中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十九大報告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被明确作為十四條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項律師以自己去柬埔寨旅遊仍需在過海關時在護照裡夾上十美元的案例,對比現今中國在經過反腐後好轉的社會風氣,有力展現出中國法治的成果。實行法治并不是對國家工作人員權利的縮減,而主要在轉變觀念,實現法治的最終目的。國家安全,需要加快法治建設;社會治理,需要法治方式;懲治腐敗,需要厲行法治;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執政興國,需要法治思維。項律師提出,中國法治更應有,“不敢腐的震懾,不能腐的籠子和不想腐的自覺”,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在金融法治方面,項律師主要介紹了最近較為熱門的校園貸,希望能為在場的同學提供一些實質性的幫助。他指出,非法校園貸以互聯網金融和社交工具為平台,鎖定在校學子為詐騙對象。“零門檻”“無抵押”“高額度”等宣傳遍布陷阱,讓大學生一經借貸便深陷其中。項若非律師希望溫大學子能夠牢牢掌握現代金融常識,更好地進行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将非法校園貸掃地出門。面對社會金融市場上的民間貸款,也要時刻提防金融陷阱,規避風險。
“唯奉法者強,唯明法者進。”國家安全,需要加快法治建設;社會治理,需要法治方式;懲治腐敗,需要厲行法治;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執政興國,需要法治思維。本次講座,不僅僅讓同學們了解到國家法治的重要性,為同學在校、社會上工作與實踐提供了有力指導,更是對同學們的法治思維進行了重新的培育。作為新一屆中國夢藍圖的繪制人,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夠學好法律知識,成為國家法治建設的助力者。法治強國夢,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