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6-08 浏覽:
為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修養,促進學生掌握科學的朗讀方法,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6月6日下午,“怎樣讀好一篇文章”教博論壇于步青廳順利舉行,本次教博論壇由宋一帆老師授課。
一直以來,朗誦藝術缺乏的從來都不是愛好者,而是嚴謹的創作規範和專業的評定标準。宋一帆老師從聲音基礎、聲音應用、氣息、節奏、情感五個方面講述如何規範朗誦。宋一帆老師指出,朗誦是聲音的創作活動,聲音的質感、美感以及辨識度,是首先要注意的硬指标。字音隻有組成句子,才具有實際意義,就像再美的音符,必須形成旋律,才能打動人心;他還強調在實際朗誦中,語流要避免一味的平順,在句子的關鍵位置,字音不僅要有跳出,做到顆顆飽滿,粒粒凸顯,還要注意音色的渲染。而且宋一帆老師還提出,“在聲樂界,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以此強調氣息的重要性,對此,台下的同學們忍俊不禁,他們也在歡樂的同時牢牢地記住了這個要點。
朗誦基本理論知識講解後,宋一帆老師給同學們欣賞了自己的朗誦作品,聽着他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朗讀,同學們驚歎不已,不時發出陣陣贊賞聲。随後他又讓同學們伴着音樂聲情并茂地朗讀文章《青花瓷瓶》,讓同學們真正将理論付諸于實踐。對于同學們朗讀中出現的問題,他也一一指出并給予了中肯的建議,同學們深感老師的專業程度,佩服不已,表示日後朗讀中一定要遵守這些建議,多讀多練,争取以後能夠像老師一樣以恰當的語氣、語速、感情來進行朗讀,創作出更好的朗誦作品。
朗誦是一門合的藝術,易學難精。宋一帆老師五個方面的講述和實戰朗讀,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朗誦創作的規範和文字的藝術魅力,堅定了朗誦學習的明确方向。相信此次教博論壇同學們一定收獲頗豐,在今後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能夠将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更好的掌握師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