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4-24 浏覽:
與書相伴,不負韶華。4月23日,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就着這四月春景,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一期院長午餐交流會在學院9C401室召開。學院副院長彭小明教授、學院黨委副書記楊麗君老師、學生科輔導員吳超智、潘士傑老師與學院研究生、本科各專業學生代表20餘人共進午餐,交流閱讀的心得體會和學習情況。交流會由輔導員吳超智老師主持。
午餐會上,彭小明副院長首先就學院舉辦院長午餐交流會的目的進行介紹,同學們紛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以前我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但是我在閱讀中逐漸明白沒有一定知識儲備作為基礎,就算行了萬裡路,也不過是郵差而已。”18應用心理學陸以恒同學說道。學生代表們在紛紛表達了自己對閱讀的熱愛的同時,分享了自己近日閱讀的書目,就書中的主要内容做了簡要介紹,同時分享了讀書後的所思所感。他們羅列了閱讀的各種好處,指出閱讀對學習和生活的正面的影響。其中,17小教1班同學代表許列萍講述了她閱讀《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後教育觀念的轉變:“這本對我的專業學習有許多指導。最印象深刻的一個收獲就是對于學習成績落後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時間理解知識,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們。”随後,同學們又提出如何更高效地閱讀、如何處理各類書籍的閱讀關系、如何抽時間閱讀、如何将閱讀和學習有機結合并使閱讀推動學習和成長等問題。
彭院長認真傾聽了同學們關于閱讀的看法和心得感悟後指出,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就是閱讀史,書籍可以帶我們領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書籍是養育精神和心靈的肥沃土壤。随後,彭院長對分享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他認為,不應将閱讀局限于專業書籍,跨專業習得的知識和方法将會有利于知識的創新和整合,也不能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要多多涉獵理論書籍、經典書籍,并提煉吸收其中的思想。閱讀也不能停留在“讀”,要有意識地欣賞、積累言語,并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另一方面,同學們要結合作者和背景對書籍中的内容進行深度思考,以獲得思維的增量。彭院長也鼓勵大家在研學、旅遊等方式中收獲自身經驗,多多解讀“無字之書”。
彭院長親切和善、循循善誘,交流會從閱讀展開,聯系生活實際,與會學生都收獲頗豐。院黨委副書記楊麗感歎道:“同學們精彩的分享,讓我不禁想象到你們着迷于閱讀的樣子。閱讀能夠給予我們一支迎難而上的長矛,給予我們無數廣闊的精神世界,給予我們完善的獨立人格。人的一生應該交好兩個好朋友——圖書館和運動場,讓我們一起把閱讀和運動進行到底!”
午餐交流會的最後,彭院長親手把自己主編的著作《寫作教學論》送給在此的每位學生代表們,并對大家提出了殷切期待,“希望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多讀書,讀整本書,讀整本理論書。趁年輕收獲廣博的知識,并化為自己的内在氣質,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深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