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11-10 浏覽:
11月6日下午,由教發中心、瓯江學院和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聯合舉辦的第五期“瓯江”名師大講堂:疫情防控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于溫州大學育英圖書館二樓報告廳成功舉辦。教發中心副主任董新姣主持當天的活動。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導、教學名師胡小勇擔任主講嘉賓。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帶給基礎教育前所未有的沖擊,疫情影響了傳統學校課堂教育的正常開展,在線教學成為了非常時期裡的應急之舉。然而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此種信息化教學模式同樣是不小的挑戰,平移版、雙師版、翻轉版以及項目版課堂在滿足不同課堂目标的同時,如何利用好平台技術,高效組織在線教學和如何獲得教學質量的有效反饋仍然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相比于疫情下的教育模式被動改變和适應,互聯網新技術理應在教育領域得到更主動、更積極的采用。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胡小勇教授大膽提出,準後疫情期,在線教學補位不越位的理念,即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理應成為未來常态趨勢。結合自身混合式教學探索經曆,胡教授着重介紹了中國大學慕課的“線上+線上”混合式教學形式。
胡教授談到,早在2015年年初,李克強總理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通過互聯網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互聯網+”的教學創新趨勢下,一系列新技術、新課程以及新應用都應運而生。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國慕課大會的上線成為了促進中國高等教育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然而在課項目在獲得好評的同時也存在衆多挑戰。由于慕課上高達95%的辍學率和低教育質量備受人們關注,慕課迅速進行了教學觀念和教學思路的調整。接下來,胡教授詳細分析了慕課對疫情和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的改善,從改進課程設計、提升在線教發學法、開展分組學習、學伴互評、在線學曆微認證、大數據和學習評價六個方面進行講解。
随後,胡小勇教授還介紹了類似”互聯網+教育“的産物——spoc平台。他以該平台為例對其基本形式進行分析,闡明優勢及其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胡教授同時還以平台上的《教育傳播學》為例,剖析該課程的課程概況以及其所使用的混合翻轉課堂模式,完整介紹了spoc教育傳播學一整套的運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