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03-16 浏覽:
2020年03月14日下午14:30,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17級課程與教學論學前學碩和18級學前專碩在釘釘群舉行畢業論文中期彙報。采用别開生面的雲彙報,曆時三個半小時。參會人員有鄭信軍教授、王志強教授、鄭薏苡教授、張寶臣教授、陳娴園長、宋占美教授、李娟副教授、高瑾副教授及其學前系所有研究生。
本次答辯共分為研究生彙報、答辯組成員評議與指導、導師總結三個環節。第一位彙報者是17級學碩聶海燕同學。聶海燕同學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研究題目——《幼兒園女教師性别靈活性的個案研究》,接着她從研究緣起、研究内容與方法、研究進展與成果、研究中的問題四個維度進行了陳述。随後,答辯組成員對聶海燕同學的中期報告相關内容提出問題與建議。
首先,宋占美教授提出對論文中核心概念“性别靈活性”的界定疑問,同時建議海燕同學将數據聚焦在性别靈活性上面并注重論文标題的提煉。張寶臣教授同樣将疑問指向論文核心概念的界定,建議從具體的維度要素出發講述教師的性别靈活性,緊接着建議海燕同學注重文獻綜述内在的邏輯和文字的表述。李娟副教授肯定了海燕同學的論文選題新穎和個案紮根編碼的處理,建議海燕同學反複斟酌文字表述,同時對資料既要融進去又要跳出來思考,做到視域融合,跳出原有框架。高瑾副教授建議海燕同學開宗明義,可以考慮将核心概念的界定放在文獻綜述前面。陳現園長則提出“教齡和年齡”這兩個影響因素,建議對教師的工作的方式進行分析。王志強教授肯定海燕同學做純質性研究的勇氣,建議要規範表達論文中涉及的理論模型。
第二位彙報者是17級學碩楊柳同學。她的論文題目為《幼兒園空間的課程價值研究與課程案例分析》。楊柳同學從研究概述、開題以來的主要工作與成果、需要解決的問題與之後的工作這個三個維度進行論文中期彙報。楊柳同學彙報完畢之後,答辯成員對其論文内容進行提問與建議。
宋占美教授首先肯定了楊柳同學選題價值和數據詳實,其次建議楊柳同學注意标點符号和文字表述的精準,然後對空間課程目标和價值表達方式提出疑問,最後補充建議楊柳同學在第三個研究中增加内容,思考如何使得幼兒園原有的活動可以富有空間價值和意義。鄭薏苡教授肯定了空間課例的設計,建議稍微調整删除“約束與抗衡規訓空間”這一部分重複的内容。張寶臣教授從總體上肯定論文的飽滿,具體提出部分細節和文字表述的建議。李娟副教授同樣肯定了論文的寫作特别是第一部分的标題寫作,同時就論文三個子研究之間的關系和第三部分行動研究提出疑問,希望對第三個研究進行再思考改進。王志強教授建議将第三個研究的第二個案例進行深挖,并從自身已有的經驗舉例建議如何中體現空間課程價值。高瑾副教授同樣建議第二個案例豐富化,考慮同一個案例先用一般的方式講述,第二次再從空間的角度進行闡述。陳娴園長則希望能看到從空間課程為幼兒園提出的實際建議。
兩位17級學碩同學彙報結束後,主持人王志強教授邀請兩位同學的導師鄭信軍教授進行點評。鄭信軍教授首先對各位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其次簡述了楊柳同學論文三個子研究之間的關系和平日對論文邏輯的注重,并講到接下來會與同學們就論文各方面進行具體讨論,最後再次感謝各位老師。
短暫的五分鐘休息後,繼續開始新的彙報。第三位彙報者是18級專碩王圓茗同學。王圓茗同學的論文題目為《幼兒園自主遊戲分享環節中教師回應語言的現狀研究》。她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中期彙報,分别是自主遊戲分享環節中教師回應語言的現狀描述、教師回應語言與幼兒分享行為的滞後序列分析、教師回應語言存在的問題、教師回應語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和教師回應語言的對策及建議。緊接着,答辯組成員對王圓茗同學的中期報告提出問題與建議。
鄭信軍教授首先對論文的實踐性和行為序列分析技術進行肯定,然後從文字表述、數據分析、内容增加三個角度提出詳細的建議。第一,建議摘要和小标題精簡字數、文字規範。研究對象情況要具體清楚呈現;第二,建議第二章的數據分析采用使用非參數檢驗的方法再重新做一遍,規範統計上的數據檢驗和表格繪制;第三,建議将觀察到的教師的非言語行為放在“讨論”中進行說明。宋占美教授肯定論文選題價值和研究方法,做到小題深做。同時從論文的基本格式、綜述的具體内容和編碼的參考資料三個角度提出詳細建議。李娟副教授肯定行為序列分析研究方法的使用,并且從編碼和論文大背景兩個核心角度出發進行建議,希望能看到分享遊戲獨有編碼。陳娴園長建議在論文中提供分享環節的課程資源供幼兒園引以借鑒。
第四位彙報者是18級專碩滕思思同學。她的論文題目是《幼兒園大班頭胎幼兒眼中的“二孩”及其對家庭教育的啟示》。滕思思同學從緒論、頭胎幼兒眼中的“二孩”、父母訪談的結果分析、研究結論與啟發建議四個維度進行論文彙報。随後,答辯組成員對滕思思同學的中期報告提出問題與建議。
鄭薏苡教授提出論文格式需要進行規範性修改和深度分析材料。鄭信軍教授建議增加摘要内容和對豐富的研究材料進行有效的整理,例如編碼分析。李娟副教授對思思同學的選題進行肯定,同時從論文的格式、樣本選擇、讨論的内容角度進行詳實建議。陳娴園長提出繪畫作品和論文主題之間需要建立聯系。王志強教授則提出整合提煉論文的章節格式。
最後一位彙報者是18級專碩項紹陽同學。她的論文題目為《幼兒園午睡活動中師幼互動的行為分析》。她從選題背景、研究方法與工具、研究内容、研究結果、問題與建議五個方面進行中期彙報。項紹陽同學彙報完畢之後,答辯成員對其論文内容進行提問與建議。
陳娴園長從幼兒園午睡後的管理和特殊兒童的午睡管理兩個方面提建議,希望在教育建議中提及重視午睡的安全管理和如何處理特殊兒童不午睡等問題。李娟副教授肯定紹陽同學訪談提綱的設計,然後提出一系列提問:編碼如何體現午睡特質?睡中老師為什麼如此嚴厲?文中能否加入教師和孩子互動的實際案例等。宋占美教授則從研究緣起的書寫和研究綜述内容兩個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鄭薏苡教授建議在論文中呈現出教師和幼兒的具體互動内容。高瑾副教授從題目出發,提出編碼是否包含語言和非語言行為,建議要闡述清楚。
三位同學彙報結束後,王志強教授邀請三位同學的導師鄭薏苡教授和張寶臣教授進行總結發言。
本次17級課程與教學論學前碩士和18級學前教育碩士畢業論文中期彙報順利進行,有利于我院學生檢驗自己研究生期間的學習成果,發現自己論文存在的可提升空間,從而完善并提升畢業論文的質量;有利于我院老師進一步考察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和論文完成情況,營造良好的專業研究氛圍,預祝17級課程與教學論學前研究生和18級學前研究生順利通過盲審,提交一份高質的畢業論文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