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0-13 浏覽:
2017年10月11日,首屆兩岸“溫清”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論壇在溫州大學城附校開展第四日活動。雖然已是活動的最後一天,但是大家的熱情依舊不減,附校的報告廳依然是座無虛席。相比于之前三天的活動,今天的課堂少了台灣老師的展示,執教者全是全是來自大陸的老師,但是關于兩岸數學教學理念和路徑的交流仍然是研讨主題。
上午8:20,在孩子們的“老師好”中,活動準時開始了。首先由溫州大學城附校的伍淵潑老師和三年級的孩子們帶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一課。伍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算一算,驗一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理過程。接着,由溫州育英國際學校的黃國強老師和四年級的學生帶來《簡單的周期問題》這一課。通過四季的交替變換、月亮的陰晴圓缺,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周期變化。上午最後一節課,永嘉縣教師發展中心研訓員南欲曉老師攜二年級的小朋友為在場老師帶來了一節精彩絕倫的推理課——“非A即B”。下午場先後由溫州市泰順縣育才小學的鄭建峰老師和甯波市廣濟中心小學的葉青老師帶來同課異構課堂——《倍的認識》。對比兩位老師的課,他們都是通過圈一圈和一一對應的方法來講解“倍”的概念。在上午和下午的圓桌會議上,指出了教師在課堂上要有觀察敏感度,強調要上好概念課,需要創設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内化、感悟,從而理解抽象的數學語言。最後,由台下在座的各位老師提出疑問,進行解答并交流想法,場面異常熱鬧。
最後溫州市教研員雷子東老師結合今天的五節課提出了四個數學課堂教學要點:一,和諧的學習共同體;二,既重過程,又重結果,高效學習;三,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四,關注數學本質,設計富有數學味、現實性、挑戰性的任務。他還提出了五個關鍵詞:求真,共建,活動,高效,常規。簡言之,就是我們要樹立以學生學習為主的理念,行動要高效。
本屆兩岸“溫清”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論壇為廣大的數學教育者帶來了一場關于數學推理與論證的盛宴,也讓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兩岸數學教學的共性和差異。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定能取長補短,力争做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通訊員:陳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