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12-30 浏覽:
林雨萱,來自18學前本,現任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團委學生會辦公室部長、社會工作協會總隊。座右銘: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那年,這首《七子之歌》一時間響徹中華大地。199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的日子。那日淩晨,中國政府對澳門恢複行使主權,澳門曆經磨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别行政區。那一天,是開辟澳門新紀元的一天;也就是那一天,激情澎湃的宣言牽動着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每個人的心跳聲似乎連成了優美的音符。不知不覺,我們迎來了澳門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第二十周年紀念日。二十年,彈指一揮間。 近代以後,由于封建統治腐敗、國力衰弱,中華民族陷入深重苦難。隻有當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赢得民族獨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國之後,中國人民才真正站立起來,并探索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明道路。在改革開放的曆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鄧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并以此為指引,順利解決了曆史遺留的港澳問題。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洗刷了民族百年恥辱,完成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一步。澳門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澳門從此走上同祖國共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道路。20年來,“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回到祖國懷抱的澳門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壯闊征程,繼續保持繁榮穩定。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可以說“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案,是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的新貢獻,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毋庸置疑,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推進“一國兩制”新實踐,必須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基礎上,緊緊依靠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香港澳門等地政府的依托祖國、面向世界、益以新創,更離不開内地以及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年的接力傳承。發展無止境,努力無窮期。中國這趟高速前進的發展列車已經在路上,港澳不能缺席,中國青年更不應缺席。“一國兩制”事業需要青年接力。推進“一國兩制”新實踐,必須始終守護好、引導好青年,激勵更多青年健康成長、正向發展,為共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新的力量。再過20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一國兩制”的總體框架、方針指引下,在廣大青年的接續努力、創新實幹下,“一國兩制”新實踐一定會不斷積累新的經驗、不斷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