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1-25 浏覽:
2022年11月17日,溫州大學沐童翎教育戲劇社的成員們走進浙江創意園,帶來了原創話劇“葉适傳奇”的首演,并于11月20日下午,在永嘉學派館再次出演,演出現場座無虛席,觀衆反響強烈。
千年商港,文化名城。在天傑地靈的永嘉縣,近千載出了個享譽天下之名的永嘉學派,其代表人物葉适,乃是學派集大成者。他經世緻用,義利并舉,其思想是溫州精神思想發源。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彙聚校園師生力量聯合鹿城區委宣傳部、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推出劇本《葉适傳奇》,在溫州各區進行展演。讓市民走近葉适,了解葉适。
匡時濟世藝術,中國文人素有“文以載道”的思想觀念,因此,戲劇從來不是唯美的産物。
由溫州大學人文學院郭垚博士撰寫的“葉适傳奇”劇本,從“少年求學”開始,曆“丁園之争”、“辯護論敵”、“葉府辯論”四幕場景再現,打造複原出了一個具有曆史記憶、觀賞俱佳的空間。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重典章、重經濟、重緻用,倡改革,又講義理,一襲青衣,平天下,治天下的正則先生。
随着場燈緩緩熄滅,背景音樂徐徐響起,說書人抑揚頓挫的旁白開場,在場觀衆的思緒仿佛被帶入到學派之争與文學嬗變的南宋年間,将葉适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以及其學派思想的淵源,生動再現。
陳芳于前欣賞梅雨潭的美景,葉适與陳傅良在後探讨“經世緻用”
葉适積極地啟發其侄女葉雯、丁少詹認清朱熹學問“理永無讀書窮止境”的缺陷,多去研究經世緻用的實學。
兵部侍郎林栗因與朱熹學術見解不同,于是上書彈劾朱熹。葉适雖也與朱熹學術見解分歧巨大,卻敬重朱熹的學問和品行,沒有落井下石去打擊他,反而挺身而出當廷為朱熹辯護,其壯舉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佳話。
葉适認為“仁”和“義”必須表現于現實,隻有幹實事,才于國于民有利。在林栗彈劾朱熹時葉适為其辯護,朱熹特于葉府登門拜訪,二人于葉府展開了一場有關“道義”的辯論。
“葉适是文人出生,其不僅學士有成,還在帶兵打仗、保家衛國上多有造詣,這也是永嘉學派倡導的經世緻用理念的生動體現。”市民林先生在觀看該話劇後感慨道,一直很喜歡南宋大儒的一些論述思想,此部話劇将各人物特征進行生動演繹,還原當時部分曆史場景,令他較為欣喜。
市民吳女士則表示,“今天帶着孩子一同來觀演,近距離感受永嘉學派的學術和思想,希望孩子在沉浸式演出的氛圍中,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熏陶,增強自身對于本土知識的了解。”
我們乘着時代的風雲,以微毫诠釋盛大,且歌且舞而來。近年來,鹿城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持續開創文化繁榮興盛的良好局面,力求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精品力作,傳承和弘揚好優秀傳統文化。“永嘉學派”作為鹿城獨一無二的文化金名片,挖掘其文化精髓、曆史意義和時代價值自然成為當前推進文化鹿城建設的重中之重。
據介紹,話劇《葉适傳奇》于今年6月起開始籌備,曆時50天完成此部話劇的編排,截至目前已進行了兩場展演,同時邀請到諸名專家前來觀摩指導,并提出意見建議。後期,該劇經過不斷打磨,在藝術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後,将于全區範圍内開展巡演,以飨廣大觀衆。
近年來,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一直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充分挖掘藝術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藝術思政化、思政藝術化的創新路徑,打造“藝術+思政”融合教育體系,以藝術之實提升教學内涵,以藝術之行豐富育人實踐,以藝術之美浸潤時代新人,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相信通過這種面對面交流的戲劇藝術,更形象更深刻地演繹出了葉正則先生的風采,真正能夠有效達到“傳古今經典精神,樹當代風範氣質。”更好地傳承葉适“經世緻用”的思想,更好地發展永嘉學派的理論。讓戲劇走進人們的日常,讓傳統文化發展于人們的生活。圖片來源: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相關鍊接:http://www.peopledaily.eu/zgxw/20221124_9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