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2-02 浏覽: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每一個辭舊迎新的時刻,都讓人心潮澎湃;每一個曆史交替的瞬間,都讓人心生憧憬。
在過去的一年裡,溫州教育持續努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打響“好學溫州”品牌,收獲了累累碩果。在嶄新的一年裡,溫州教育必将譜寫新的華美篇章。
春天,是夢想破土而出的好時節。本版約請六名師生暢談對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景,他們中有文化潤疆的使者、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的名校長,有關注溫州教育政策的高校教授、默默堅守農村的女教師,還有面臨中考的初中生和挑戰自我的農村娃。新年萬千景,心願最動人。願每個人心之所念,皆能所願。
——編者
他是教育援疆路上的追夢人
身體力行答好“援疆三問”
溫州市第十批援疆教師 翁迪曉
在過去的2022年底,第十批第二期援疆教師和教育部“組團式”援疆教師順利返溫,圓滿完成援疆支教任務。這群來自溫州的教育援疆人充分發揮溫州援疆教育資源,為受援學校整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深入實施“領雁工程”“青藍工程”“石榴籽工程”等,為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專業化教育人才隊伍。
作為溫州市第十批“組團式”教育援疆教師領隊,也作為溫州援派阿克蘇地區拜城縣首位擔任“一把手”校長的三年期專技人才,我對于2022年有許許多多的感觸。
首先,對照省市援疆指揮部提出的援疆收官之年“鑄魂奮進”部署要求,在2022年,我們始終把團結、凝聚好團隊,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才智與作用作為主要抓手,把援疆精神和援疆誓詞落在實踐中,真正成為行動指南和奮鬥目标,讓援疆教師既是教育先進理念的推廣者,也是教研組建設的主力軍。比如,我們精心策劃與組織了“浙阿基礎教育大教研聯盟”高中語文與曆史等學科集中教研活動,為全面推動阿克蘇地區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我們助力拜城縣開展一系列“雙新”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與科研水平提升活動,有學科核心素養主題講座、“合作探究式教學”課堂變革展示、新課程說題說課和微課賽事等。後受疫情的影響,我們還有針對性地舉行了線上課堂同課異構,線上詩文朗誦大賽,項目化學習教學評比等,各項工作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精準發力,以“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的工作态度,不斷推動教育援疆各項工作開展。
其次,我們一起努力守護民族團結進步生命線,鑄牢全體師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責任,舉辦了“詩詞千古誦,經典詠流傳”詩詞大賽,雲端學習“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首屆話劇節”活動等,并助力打造了50多個學生社團,為校園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機。還組織了每月一次的“訂單式”送教下鄉活動,與溫州學子的“結對子書信往來”“共慶佳節,共享特長”“高考送祝福”等,兩地學生手拉手,心連心,共同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
一系列的曆練,讓我明白要踔厲奮發,笃行不怠,以更高标準要求自己做好援疆工作,不負重托,紮實踐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援疆歸來,我收獲了滿滿的戰友情、師生情和民族情。
展望2023年,唯有将這份感情化為繼續前行的力量,做好文化潤疆的使者,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他是“雙減”政策實施的觀察者
我市基礎教育生态變化顯著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授 鄧純考
作為一名教育人,也作為一個“雙減”政策的觀察者和思索者,過去一年多,我對“雙減”背景下我市基礎教育新生态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2022年是溫州着力推進“雙減”的關鍵一年,我市基礎教育生态發生顯著變化。義務教育學校作為教育資源供給主陣地的地位得到鞏固,融合性、實踐性與素質類教育資源供給增加,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過多供給教育服務的格局得到改變。
通過溫州大學課題組的調查,我對溫州基礎教育落實“雙減”政策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調查既涉及了學生和家長對校内提質減負滿意度、小學生平均作業完成時間減少率、家長陪伴子女時間增加率等信息,也囊括了教師是否以“少而精”理念布置作業、是否開展契合“雙減”理念的教學探索、是否認同家校育人共同體建設理念、是否更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等問題。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市推行過程中也出現了“看得見”的一些短期共性問題。首先教師内源與外源的雙重壓力突出,其次家長升學壓力之下的焦慮難以釋負,再次高段和低段學生對雙減的适應性并不相同。減負與升學的内在矛盾、教育“内卷化”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展望2023,“雙減”進入了提質創新的新征程。一是需要家校社合力推進“雙減”,促進“雙減”下教育生态與社會系統的理性溝通。二是“以師為本”,優化充實教師隊伍,促進“雙減”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提高教師幸福指數。三是擴增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城鄉教共體質量,銜接設計課堂教學課後服務,完善素養作業設計管理。四是構建“雙減”下的教育評價體系,抓住校内課堂教學、課後服務、作業管理與學生發展質量核心環節。五是促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與轉型提升相結合。全面構建“雙減”背景下我市基礎教育新生态。
在這個後“雙減”時代下,我想自己也會有更多的觀察和思考,也希望溫州教育越來越好,蒸蒸日上。
他是緻力于學生成長的浙派名校長
書寫精彩教育 期待山花爛漫
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校長 黃建剛
過去的2022年,對于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未來的不确定性:安排好的活動能否正常舉行?計劃好的出差能否順利成行?這一切都像是開盲盒似的,常常使人感到迷茫和無助。
但在這個不确定的2022年,大家依舊通過不懈努力和精誠合作,讓我看到了力量和希望。我們在這個不确定的時代裡,始終堅持,努力實現自己已确定的目标和夢想——學校一如既往地邁着堅定有力的步伐,以“讓每一個孩子站在自己最适合的跑道”為辦學理念,以“136計劃”為抓手,努力實現“溫州一流、瓯海标杆”的辦學目标。
回望2022年,雖有些無奈,但我們依然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和榮譽:這一年,無論是績效考核還是委托辦學考核都達到良好級,這既是對辦學成績的肯定,更是對學校教學變革的認可;這一年,我們的學業成績得到長足進步,初中部各年段學業成績都位列瓯海區前列;這一年,綜合榮譽也是接踵而至:學校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健康促進金牌校、溫州市未來教育窗口校、溫州市體育大課間特色校、溫州市中小學田徑項目特色校、溫州市中小學籃球項目特色校等。
回望2022年,雖有不确定性,但學校發展的步伐是确定的,朝着我們希望的樣子一步一步堅定而又順利:這一年,教師們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有6位老師榮獲瓯海區“三壇”榮譽稱号,有221人次榮獲區級以上獎;這一年,我們的孩子們也快速地成長,在省運會、市科技節、市體育節等各類舞台上,都有出色的表現,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回望2022年,雖然主色調略帶灰冷,但學校最核心的“136計劃”卻落實得非常好,學校也因為該計劃的順利實施而行穩緻遠。“136計劃”就是指1個核心理念、3項重大變革以及6大特色天團。一個核心理念是讓每個孩子站在自己最适合的跑道上,承認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實施個性化教學,實現“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的願景;三項重大變革是指以“扁平化管理”及“分布式領導”為主要内容的學校治理變革、以“均衡分班、選課走班”為核心的教學組織形式變革以及以“一卡一單”為抓手的課堂教學形式變革;六大特色天團是指為落實讓每個孩子站在自己最适合的跑道上的理念而組建的學生社團或課程班,主要包括已取得不錯成績的錢學森課程班、校田徑社團、校籃球社團、校排球社團以及正在籌建的校信奧(科創)社團、校藝術社團。
2022年,注定要以不一樣的顔色銘刻在每一個人的記憶深處,但我還是要說,感謝2022年,無論你給我們的是磨煉還是花環。
2023年,我們依然充滿期待,願天下無疫,期待山花爛漫的春天,期待自由放飛的日子。
她是鄉村教育的守望者
從閱讀看見鄉村教育蛻變的力量
瑞安市曹村鎮第二小學校長 張蓓蕾
提及“書房”一詞,在當下不會有人驚訝,因為它太常見了。但是,當我們用心探尋“書房”,您可能會感到一種沉甸甸的份量,甚至是一種穿越時光的希冀與渴望。如何将千年書香氣息播撒進當代曹村學子的血液裡?唯有讀書、學習,才能将文化自信牢牢地紮根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裡。
我來到曹村二小,也受地域文化熏陶,教育責任驅使,從捧起書到愛上書已四年有餘。我讀《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教育的本質》《給教師的100個建議》等書,初步形成了我培養兒童健全人格、學會主動學習的辦學主張,閱讀讓我對“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建構了深度的思考;我也讀《項目化學習系列叢書》,從理論到實踐,從模仿到創新,學校從曹村“瓯越糧倉”美譽的稻作文化出發,從開發“稻夢空間”種子項目開始,到指向曹村五大地域文化實現五育融合的特色課程群,到走出一條特色學校之路,閱讀讓我們看見了教育創新帶動鄉村教育蛻變的力量;我也協同老師們帶着親子讀《石頭湯》《夏洛的網》等,讓孩子們懂得真正的情誼是互相分享、互相幫助,與學科老師帶着孩子讀《幻想數學大戰》《昆蟲記》等,讓孩子們通過一個個數學、英語、科學等故事激發對學科學習的興趣,也啟迪老師們寓教于樂的教學實踐。
後來,我們調研走訪全校各個家庭,大部分學生家裡難見課外書,餐桌就是書桌,更難以談兒童擁有自己的書房。于是,我們開始向社會要公益力,向鄉賢籌資,獲得五萬元圖書捐贈,向家庭号召為孩子買課外書,開展書香家庭評比,将書籍作為日常階段性的激勵獎品。
如今,我們的學校雖小而精,可以說“到處是書”,走廊裡、讀書角、閱覽室、教室、圖書館……很多父母開始會給孩子買老師推薦的書,我們處處為孩子們搭建書的房子,營造讀書的影子。比如,開展國旗下“愛閱讀 少年說”,組織一班一特色的1+X聯讀的多學科融合式學習,組織家庭開展親子閱讀沙龍。我見到孩子們因閱讀遨遊在豐富的精神海洋裡,家長因閱讀營造出美好的家庭親子時光,老師們因閱讀在不斷創新教育教學實踐。
從過去的私塾學堂到如今的鄉村學校教育,跨越千年光陰,幾代教育人的努力,都在不斷去實現一個個書房夢。
2023,願每個人都有一間書房,它不一定有多大、多精緻,但會是靈魂休憩與汲取的空間。當我們時常拿起書,一定可以影響我們的家庭,因為這個世界上,讀書是最廉價卻是所有普通人獲得教育公平的最高貴的教育方式。
她是即将面臨人生首次考驗的初中生
平凡與不凡
溫州市繡山中學九年級學生 馮墨茹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我仍在恍惚于時間的飛逝。想來,每個人都是圓周運動的旅人,來去匆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似的日子重複了365天。但幸好,總有些值得讓人駐足停留的時刻,讓這逝去的365天變得有迹可循。
2022,我還是那個苦苦尋求答案的小孩。想知道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想讀更多書、理解更多事,會繼續眺望遠方的星辰大海,想成為一個足夠勇敢的人,去尋找屬于我的世界。即便我知前路漫漫,但我并不孤單:家人、朋友、文字、景色以及很多很多值得遇見的人和很多值得嘗試的事。有它們的相伴,我便不那麼畏懼成長了。
2022,教我做一名真誠的思考者。我會相信萬物皆有靈,在世界絢麗表象的背後,産生了對生命的共情。我會試着與世界溝通,看到了那些在社會貧困邊緣掙紮求生的人們,知道了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信息繭房,動搖對很多事情的固有認知。
2022,也教會我做一名勇敢的發聲者。即使我太過渺小,但我手中有筆,有文字,它們會給予人難以想象的力量,好讓我在這個過分喧嘩的時代裡不被真假難辨的信息流所吞噬。
2022,是特别的2022。在年底,疫情打亂了人們原本的生活節奏。迷茫、恐慌,層層疊疊的情緒包圍着我。可當我在網課期間擡頭望向天空時,意外捕獲的陽光撫平了内心的焦躁,仿佛煩悶與治愈隻在一瞬間。就在那一刻我堅信,一切終将迎來破曉。
就這樣,我來到了2023。這是一個看似很遙遠,又很熟悉的年份。一個特殊的身份将我與這個年份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我是一名2023屆的中考生,這是一個自出生就擁有的身份。也許曾經的我不會想,但如今,是日日夜夜地想,是魂牽夢繞的2023。
回想起2022那些美好的一刹,它們就像煙火,因為轉瞬即逝,它們的美會被人尤為珍惜。但我發現,真正在構建我的生命的,是平凡的每一天。也許,它們有着大段的空白,甚至沒有任何背景音樂,隻有筆與紙面的摩擦聲,苦苦思考的大腦,和在内心悄悄地鼓勁。也許隻是做出數學壓軸題一刹的雀躍,會成為我一天中唯一的波瀾。即使這樣,我仍會在内心為自己悄悄綻放煙花,是我此時所見最絢爛的那種。
2023的日子應該也會如此,或者更忙碌。憧憬與膽怯共存,倒計時的聲響反複緊扣心弦,有離别,也有新的相遇。曾經的我設想過幾百種2023的模樣,但當我真正邁向它時,仿佛隻是平淡地又開啟了一天,仍在為背書、做不出題目而苦惱,仍然害怕跑800米。但這樣又如何呢,生活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支撐着我,也許這股力量來自于三垟湖畔未熄的燈火,又或是遠方即将盛開的櫻花,又是一年春天呢!或許是讀書帶給我的安穩感,或是文字的引渡,又或許是那一個個埋藏在心底的期待——“2023,我要做更堅定的自己”“2023,我要做更勇敢的自己”。
這個時代不缺乏信誓旦旦的一刹那,缺的是勇敢的踐行者,我想成為那樣的人。最後,把2022很喜歡的一段話送給2023的自己:“人的偉大在于他扛起命運,就像用肩膀頂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斯一樣。貝多芬的英雄,是托起形而上之重擔的健将。”
她是築夢于鄉野間的農村學子
要努力綻放光芒
平陽縣麻步鎮漁塘小學六年級學生 黃靜雯
我是一名就讀于鄉村學校的學生。曾經,我想要突破,卻在突破前止不住地焦慮與不安;曾經,機會就在我的眼前,卻沒有勇氣上前;曾經,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想要嘗試,卻又害怕失敗……而在去年,我遇到了許多人、許多事,也收獲了許多成長。
2022年9月,我迎來了一位新的班主任,她是溫州市名師沈老師,她自掏腰包成立了“漁之夢獎學基金”,希望獎學金的設立能夠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向上、勤奮學習,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未來建設者。沈老師還将班級建設成“夢想DIY”中隊,希望大家自信地展現自己的才藝,而我也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有了改變。
我鼓起勇氣,參加學校的“我的家鄉在‘浙’裡”主題讀書節系列活動,獲得演講比賽一等獎;我努力闖關,在平陽縣蕭江學區中小學生漢字素養大賽中,和小夥伴一道拿到了一等獎;我開闊視野,參加了學校的This is China中國風英語繪本課、“意編田園情”拓展課、“印曬漁鄉”藍曬拓展課;我會在大課間,與同學一起跳起動感的曳步舞,這也是漁塘學子們的大課間最愛;作為“漁之聲”合唱團的一員,我有幸登上了“學習強國”平台……
2022,我挑戰了曾經的不可能,收獲了“漁之夢獎學金”。其實我早應該明白的,正如家鄉一直在不斷改變,我自己也要努力綻放光芒。鄉親們勤勞緻富,紛紛蓋起了兩三層的小樓房;從前辛苦鋤地的老牛,現在總能在田間悠閑地吃草吹風;爺爺以前交電費總要騎個破自行車去鎮上,現在打開手機用不了幾分鐘,每年鎮上的衛生院還會給家家戶戶的老人免費安排體檢;家門口就有便利的公交車,不管我去鎮上買書還是剪頭發,兩塊錢就能安心往返……
2023,相信還有更多的未知在等着我。不管結果漂不漂亮,希望從此我會擁有足夠的自信。勇敢去做,就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相關鍊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jy/202302/t20230201_399963.html?docId=399963&tenantId=T_GOV&siteId=S_WD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