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3-27 浏覽:
浙江省教育廳主辦、浙江開放大學和浙江省社區教育指導中心承辦的2023年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培訓班在杭州華辰銀座酒店舉辦,來自全省各縣市區成人學校和中小學教師81名學員參加學習。
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巾帼文明崗崗長、家庭家教家風講師團團長、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浙江省婦女兒童發展智庫專家、浙江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溫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周奇教授受邀做《親子溝通的有效方式》主題講座。
周老師首先引用黨的關于“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的重要精神,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向各位學員闡明了監護人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主體地位。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要把立德樹人融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因此,教育要提高家長和教師的育德能力。人生活在關系中,孩子和父母的交往就是一種關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溝通老師,也是最重要的溝通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通常是通過親子溝通實現的。接着周老師啟發學員思考: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哪些,親子溝通的有效方式?是否體會到良好的親子溝通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價值?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生理和心理發生極大的變化。周老師從家長和孩子溝通出現的困惑出發,指出親子溝通不暢的四個原因:角色失衡、向度錯位、代際沖突和唯成績論,從這四個方面一一深入分析、和學員們交流談論。周老師用自己長期從事家庭教育的經曆,分享了很多案例,期間還教給了家長正确認識,啟發引導,積極傾聽,有效陪伴,教育一緻等很多溝通的方法和技巧。現在的孩子生長在一個新時代,對理解、平等、尊重等有着更強烈的要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很多時候需要被“聽見”,他們的想法需要被“尊重”。最後周老師引用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論孩子》這首詩的幾句話做結尾: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周老師的課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讓培訓班的學員收獲滿滿,受益匪淺,獲得一緻好評,發出了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傳播家庭教育的好聲音。
家庭教育愛先行,巾帼奮進新時代。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巾帼文明崗不斷服務地方,服務基礎教育,尤其在樹立良好家風、建立和諧親子關系、推進家校社合作、助力兒童友好等方面發揮引領和指導作用。
相關鍊接:https://www.cet.com.cn/wzsy/cyzx/33472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