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6-06 浏覽:
“為什麼我總是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孩子問的問題我不會答怎麼辦?”“和孩子交流時我應該注意些什麼?”6月2日晚,浙江省婦女兒童發展智庫專家、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巾帼文明崗負責人、溫州大學家庭家教家風講師團團長、溫州市家庭和諧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周奇教授采用線上線下直播方式在城南小學會昌河校區四樓多功能廳為全校五年段家長們帶來了别開生面的家庭教育指導講座——《了解孩子,做高效溝通父母》。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父母們開啟“依法帶娃”的時代。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如何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父母的角色至關重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甯,但家庭教育具有私密性和個性化,當“家事”上升到“國事”,如何尊重家庭教育自身規律?
周奇老師圍繞“了解孩子,親子溝通”為家長們傾囊相授。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沒有對孩子真正的了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了解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親子情感聯結。在善于了解、理解自己的父母身邊,孩子會更樂于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成長困惑,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結更為緊密,親子關系就變得更和諧。
溝通正是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的的環節。有效的親子溝通是父母真正走進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把鑰匙,良好的親子溝通可以幫助孩子化解内心的煩惱、助力其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
講座中,周奇老師通過用幽默的語言和現實中的親子溝通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述親子溝通的密碼。從“什麼是親子溝通”、“成因分析”、“有效溝通”三個方面出發,分析怎樣做好親子溝通,全方位解密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周教授還引導家長認識到親子溝通的有效方式是正确認識孩子、啟發引導、積極傾聽、避免隐性失陪,同時創造共同感興趣的情感與機會,定期與孩子溫馨對話。通過一個個多樣生動的例子,家長們不禁沉浸其中,再次體會溝通和陪伴對親子關系的重要性。
周奇老師告訴我們,指導父母們成為合格的家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的隊伍中來。家庭教育的本質也是一次家長的自我修行。要建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學習觀念,提高育兒能力,進而使“家校學習共同體”的價值更加多元化,切實履行家校共育職責,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成為知法守法護法的新時代好家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
家庭教育愛先行,巾帼奮進新時代。一直以來,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巾帼文明崗不斷走進學校幼兒園、文化禮堂、街道社區等,服務基礎教育,服務地方,尤其在樹立良好家風、建立和諧親子關系、推進家校社合作等方面不斷努力。
相關鍊接:http://www.peopledaily.eu/zgxw/20230605_9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