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8-25 浏覽:
正值盛夏,來自溫州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的維吾爾族學生唐努爾·塔伊爾可沒有閑着,她在美麗的家鄉新疆喀什拜訪了近20位老人,同他們話家長裡短,聊老年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聽他們講述時代變遷下祖國邊疆地區的滄海桑田、波瀾壯闊。
原來,唐努爾是溫州大學“籽籽同心”少數民族社會實踐隊的一員,這是該校“石榴花開”民族工作室指導下的一支以少數民族同學為主的社會實踐隊。團隊成員涵蓋維吾爾族、藏族、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等民族。自7月起,實踐隊實地調研新疆、西藏8個地區,深度訪談約300名少數民族老人,發放1000餘份問卷,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筆端書寫民族聲音。
“少數民族老人更加通曉本民族的曆史和文化,他們不僅是中國社會發展建設的參與者,還是時代變遷下曆史的見證者。”實踐隊隊長、藏族女孩紮西央宗告訴我們,與老年人群體面對面交流,同學們可以從民族視野和地域特色來感悟“共同富裕”背景下個體的、民族的蛻變和成長。
據悉,“籽籽同心”實踐隊采訪到的少數民族老人身份多樣,有曾在機關單位工作的藏族女性,唱響鄉村振興之歌的高原牧民,也有傳承維吾爾族歌謠的文化工作者。他們親曆百丈巨橋直跨江海、千頃黃沙變綠洲、萬裡高鐵穿越山嶺,同時,他們也因為人工智能時代“數字鴻溝”的存在感到迷茫,因為社交圈子的狹窄感到孤獨和寂寞。那些娓娓道來的人生故事,不僅僅是個人叙事,還是曆史演變和地區發展交織下的時代叙事。
截至目前,“籽籽同心”實踐隊累計訪談約1200分鐘,形成初始錄音材料超1000分鐘、初始視頻材料931分鐘、初始一手照片材料192張,計劃後期整理形成約10萬字的人物訪談錄。與此同時,同學們還将依據問卷數據和訪談結果撰寫形成一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我們希望用初心和熱愛踏遍山河四海,隻為聆聽最鮮活的生命細節,挖掘最真實的共富故事。”
相關鍊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143813135705703497&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item_id=614381313570570349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21206838295&showmenu=false&ref_read_id=260a695f-d8c7-4e26-aa14-7b579dccbf9e_1721207272418&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