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0-14 浏覽:
如何定格鏡頭下的美好瞬間,用“小眼睛”看到别樣的“大世界”?近日,一堂“手機攝影美育暨江南塘河古建築水文化數字化影像保護公益巡講”活動在溫州大學舉行。
此次活動由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精心策劃,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溫州大學攝影協會與橄榄枝公益協會共同舉辦,旨在提升公衆的科學素養,推廣攝影美育科普知識,同時展現攝影技藝在溫瑞塘河文化遺産保護中的獨特魅力,并探索手機攝影技藝在家庭影像文化、居住文化以及古建築水文化遺産保護中的新路徑。
據悉,作為2024年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6月起,“手機攝影美育暨江南塘河古建築水文化數字化影像保護公益巡講”科普宣講活動已在茶山高教博園社區、北白象白塔王社區、樂成宋竹社區等多個社區成功舉辦,受到了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
活動主講人為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副教授胡鑄鑫,他同時也是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智庫客座研究員,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圖像應用與系統集成專業委員會委員,數字文化遺産專業委員會委員。他曾獲第十二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提名獎(金獎為城市學領域最高學術獎),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普成果提名,溫州市人民政府“金燕”獎。
胡鑄鑫以其豐富的攝影經曆和獨到的見解,向在場同學詳細講解了手機攝影知識的技巧和美學,還依托他自2012年開始帶領的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積累的經驗與成果,展示塘河古建築的數字化影像。“溫瑞塘河作為溫州的城市命脈,承載了世代溫州人的記憶,而攝影則成為了一種記錄和保護這一文化瑰寶的有效方式。通過手機攝影,我們可以将江南塘河的故事和文化魅力傳遞給更多的人。”
胡鑄鑫分享了多種拍攝技巧,如背景虛化、慢門追随拍攝法、動靜相結合等。“攝影不僅僅是技巧,更是一種人生态度——用鏡頭記錄人生之美、用瞬間記錄情感之溫度、用圖片記錄文化之流轉。”
在場同學反響熱烈。“胡老師的講座讓我更加明白,攝影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我們去觀察、去感受、去思考。”一位塘河邊長大的橄榄枝公益協會志願者表示:“攝影能夠捕捉曆史和文化的痕迹。我時常想,好想看看陪伴我長大的塘河以前是什麼樣的?小小的鏡頭能夠記錄悠悠塘河古老的建築文化,這對于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具有深遠的意義。”
相關鍊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24766775581861656&item_id=1424766775581861656&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