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2-05 浏覽:
11月28日,“全國兒童發展與遊戲精神第六次論壇”在溫州瑞錦大酒店盛大開幕,論壇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園長及企業家代表600餘人參與,共同探讨兒童發展的未來趨勢與遊戲精神的教育價值。
本次論壇以兒童發展與遊戲精神為宗旨,以“求索·适宜·多元·共進”為主題,以遊戲課程化理論創新與踐行經驗為内容,由遊戲課程化聯盟、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溫州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主辦,WPC世界園長大會承辦,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溫州大學教育發展研究院、溫州市第四幼兒園、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溫州市龍灣區第一幼兒園、溫州市龍灣區濱江幼兒園、溫州市鹿城區一問國際幼兒園、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上智雲圖教育雲平台協辦。
本次活動精彩紛呈,與會者聆聽了9場高質量的學術報告,參與了2場圓桌論壇讨論,并實地參觀了4所特色幼兒園,分享了12所幼兒園的成功經驗。活動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交流平台,共同推動遊戲理論的發展與實踐創新,為兒童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開幕式由溫州市第22幼兒園副園長陳占挺主持。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副台長陳聯勝先生在緻辭中強調,幼兒遊戲課程應抓住文化這一核心,旨在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并結合現代文化,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他高度評價幼教工作者,認為他們是民族未來的希望,并呼籲家庭、社會和學校共同努力,推動遊戲課程化的研究。他說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的中心任務就是在全球傳播中國文化,将全力支持論壇的發展,為中國幼教事業的發展提供國際舞台。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院長李長吉教授代表主辦方緻辭,對參會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溫州大學及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雄厚實力,特别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卓越成就。李教授強調,幼兒教育作為個體發展的基石,責任重大。與此同時,全國兒童發展與遊戲精神論壇曆經多地,不斷發展壯大,觀點備受關注。因此,此次論壇旨在探讨遊戲課程化理論,交流個性化實踐經驗,推動幼兒教育實踐發展。
WPC世界園長大會主席賀光輝先生指出,玩具一定要教具化,教具一定要課程化,課程一定要系統化實施,系統化實施在學校中實現。他還肯定了設定目标的重要性,認為是人類最大的動力來源。所以,他強調園長一定要有六個“1”,第一個是要有一個夢想,“要辦當地最好的幼兒園”。第二個是帶好10個班主任,來落實教育理念。第三個是100個家長對你的認同。第四個是1000個奮鬥的夜晚,規劃自己的方向,提出針對性的具體的方法。第五個是10000個細節,方向明确,方法具體詳細。第六個是十萬個為什麼,帶着幼兒經曆人生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随後,嘉賓們共同上台,為本次論壇按下啟動鍵标志着全國兒童發展與遊戲精神第六次論壇盛大啟幕。
接下來,會議進入論壇環節。遊戲課程化聯盟理事會理事長、華東師範大學王振宇教授以《遊戲課程化的開放性》為題,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王振宇教授從多年教學與研究的角度出發,深刻剖析了“開放性”在遊戲課程化中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開放性就是打開思路,跳出習慣勢力的窠臼,抛棄傳統的羁縛,揭穿僞概念的反邏輯性。他強調,開放性是遊戲課程化的靈魂,這不僅體現在遊戲和課程的關系是開放的,也意味着遊戲課程化的師幼互動、活動評價等方面都是開放的。
浙江師範大學王春燕教授以《從遊戲到課程:基于課程變革的視角看遊戲與課程的整合》為題,從曆史回溯到實踐反思,系統分析了幼兒園遊戲與課程的關系及其發展路徑。她比較了“課程遊戲化”與“遊戲課程化”兩種理念的異同,指出二者雖路徑不同,卻在目标與價值追求上殊途同歸,共同緻力于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福建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丁海東教授以《幼兒教育中的遊戲精神》為題,深入分析了遊戲精神的内涵、缺失現象及其回歸路徑。他通過案例展示了遊戲精神對幼兒教育的意義,強調支持兒童遊戲精神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全面融彙,是實現遊戲精神回歸的關鍵。
溫州市學前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苗以《一個村就是一所園——“未來鄉村園”新樣态創構的溫州探索》為主題,提出未來鄉村園發展的創新模式。她通過“重構空間場域”等多維度策略,描繪了鄉村幼兒園的全面升級路徑,并總結了推動鄉村學前教育改革的三條新路子:質量蝶變、教育共富及協同和美。
溫州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主任李娟教授以《遊戲課程化中教師的角色與支持》為題,分析了教師支持兒童遊戲的理論依據及實踐策略。她強調教師需明确自身角色,基于課程框架以兒童為主體,通過環境創設和資源利用,有效支持兒童的發展。
---------------------------------------------------------------------------------------------------------------
28日下午 專題講座
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園長趙蘭會以《遊戲課程化的利津路徑:1+X——以<滑索上的踢球射門賽>為例》為主題,闡述了“1+X”理念的由來與實踐價值。“1”代表高結構材料或平台,“X”則代表低結構材料和無限可能性。通過案例展示,他強調遊戲課程化的靈活應用及“一地多用、一物多玩”的實踐優勢。
浙江師範大學步社民教授以《悠玩優學——遊戲課程化踐行中的幾個焦點問題思考》為題,系統分析了遊戲課程化的必要性及實施路徑。他強調教師需通過觀察和傾聽捕捉幼兒興趣點,在最近發展區内适時支持,推動遊戲與課程的深度融合。
--------------------------------------------------------------------------------------------------------------
29号上午 分論壇:溫州市第四幼兒園
溫州市第四幼兒園園長金曉群以《P to P的生成策略》為主題,帶領大家開展了一場互動式工作坊研讨。在研讨中,金園長通過一段跷跷闆遊戲視頻引入話題,并向參會者提出問題:“在遊戲中可以找尋到哪些生發點?”參會者們按同色手環分組,圍繞遊戲的生發路徑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長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園長林哲瑩以《遊戲教育中的核心元素與曆程反思》為主題,深入分析了當前幼兒教育中遊戲實施的核心元素,并結合園所優秀案例為實踐者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教育集團副總校長黃小立作了《從園本課程到遊戲融合:實踐中的挑戰與思考》的主題演講。黃校長深入探讨了園本課程與遊戲精神相結合的實踐路徑,分享了該園在平衡園本特色與普适課程方面的經驗,為幼兒園課程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
29号上午 分論壇: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
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總園長陳娴帶來主題為《“數智賦能”遊戲課程化的積極推進》的精彩報告。她分享了溫大附幼八年來在遊戲課程化領域的實踐與探索,強調理論引領、實踐創新的重要性。陳娴園長指出,幼兒園應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開展多種類型的遊戲活動,創設兒童自主遊戲區域,并将教育寓于遊戲之中。她提到,數智技術的融合将更好地支持兒童的遊戲,讓孩子們成為獨立、主動的學習者,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陳娴園長還從兒童數字素養、教師數字能力和園所數智管理三個方面,探讨了“數智賦能”下的實踐路徑。最後,陳娴園長總結了推進遊戲課程化的策略,強調科技賦能、教育理念更新和未來教育模式的引領,給與會者帶來了深刻啟發。
張曦副園長帶領溫大附幼教研組的楊楊、謝淩風、徐佳豪、董銳洪、梅建敏和徐夢圓老師,共同進行“數字技術與遊戲課程化”的現場教研。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副園長朱水蓮帶來了題為《兒童文化視域下遊戲與課程的思辨》的精彩報告。她指出,兒童文化是兒童通過互動與活動形成的獨特存在方式,兒童天生充滿詩性和哲理,教育應以兒童為本、敬畏兒童天性。朱水蓮副園長還分享了班本課程建設的四個步驟,提出通過遊戲推動兒童自我學習,幫助他們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并表達理解。
“育兒解憂書房”公衆号創辦人徐璋莉老師做了《穿越百年,相擁兒童的未來——從瑞吉歐視角看遊戲課程化》報告,徐璋莉老師分享了她與瑞吉歐教育及遊戲課程化理念相遇的心路曆程,并探讨了瑞吉歐教育與遊戲課程化的共性。徐璋莉老師強調,在遊戲課程化的實踐中,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捕捉遊戲中的生長點和挑戰性問題,通過制定明确的行動目标來推動兒童的深度學習,以更好地引導兒童,幫助他們在遊戲中成長。
--------------------------------------------------------------------------------------------------------------
29号上午 分論壇:溫州市龍灣區第一幼兒園
溫州市龍灣區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張潔靜做了《悠玩優學,戲在一幼——以大班自主遊戲“穿越西遊”為例》的演講,在她的闡述中,我們了解到該園的遊戲教育秉持着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通過周密的計劃、深入的研究以及細緻的回想,不斷經曆着“反複-優化-再反複”的疊代過程,以此推動遊戲内容與形式的持續升級與進化。這一過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遊戲體驗,更促進了他們自主學習與探索能力的發展。
漳州市幼兒園園長賴秀娟分享了題為《讓遊戲點亮節日——節日背景下的遊戲課程化實踐研究》的精彩講座。賴秀娟園長圍繞“相遇”傳統節日背景下的遊戲課程化,探讨如何通過遊戲形式讓幼兒主動感受節日文化。針對傳統節日教育低效化、形式化等問題,賴秀娟園長提出聚焦時代感和生命力的節日挖掘、提升師幼互動質量及教師專業素養的解決方案,最終構建出有時代感的節日遊戲課程化體系,在校内推校外推廣應用也展現出顯著的效果,為傳統節日教育創新提供新思路。
湖南省甯鄉市幼兒園二園園長胡蓉作了《鄉村幼兒園遊戲課程化實施與研究——以“石頭奇遇記”遊戲為例》講座,胡蓉園長深入淺出地從三個維度——遊戲的起源追溯、遊戲的層次剖析以及遊戲的價值探索,全面而細緻地展開了介紹。她通過生動的遊戲案例,向聽衆展示了在遊戲課程化進程中的策略運用與深刻思考,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了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獨特魅力與深遠意義。
--------------------------------------------------------------------------------------------------------------
29号上午 分論壇:溫州市龍灣區濱江幼兒園
龍灣區濱江幼教集團園長鄭潔燕帶來主題為《基于兒童立場的園本課程——幼兒園遊戲課程化解析》的報告。她分享了溫州市龍灣區濱江幼兒園遊戲課程化實踐的園本探索,借缤玩緻知園本課程強調遊戲的力量,以多元的保障确保來支持遊戲的開展。從“未來校車”遊戲案例中感受遊戲課程化的策略與思考。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教師進修學校幼教教研室主任馮彩雲作了《遊戲課程化在農村幼兒園的落地與實踐》講座。馮彩雲主任緻力于農村幼兒園遊戲課程化的實踐,從分享的遊戲案例中讓我們感受到P to P 中to的教師力量與價值。
衢州市機關幼兒園集團園長馬躍紅作了《幼兒遊戲的有質量溝通》講座。馬躍紅園長強調師幼有質量的互動可以給遊戲帶來無窮的生長力量,激發自由、寬松、愉快、平等的溝通氛圍,可以不斷促進遊戲的生長。
------------------------------------------------------------------------
29日下午主會場
溫州大學學前教育系李曉燕教授圍繞《遊戲課程化和課程項目化關系的辨析》主題展開講解,從概念辨析、差異分析、關聯分析和項目化分析四個方面入手。她通過“漂流型”和“射箭型”的比喻,揭示了遊戲課程化目标明确性上的靈活性與生成性,并指出課程項目化更注重計劃性和目标性,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華南師範大學彭茜教授通過《幼兒園遊戲課程化的概念框架與實踐邏輯》的報告,提出了遊戲課程化的三大前提:曆史選擇、當代擔當和未來需求。她進一步強調在實踐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點,通過生成主題和融入關鍵經驗,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并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明确課程化實施路徑。
除主旨報告外,本次論壇還圍繞“園、企、專家對話兒童玩具與遊戲水平”“深度推進遊戲課程化建構符合國情的幼教課程模式”舉辦了兩場圓桌論壇。在以“園、企、專家共話兒童玩具與遊戲水平”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中,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曹中平、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主任吳海東,以及飛友集團副總經理張永啟,分别從權威專家、一線幼兒園管理者及企業代表的獨特視角,深刻剖析并分享了各自對“兒童玩具與遊戲水平”的獨到見解與前沿思考。
而在另一場聚焦“深度探索遊戲課程化,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的圓桌讨論會上,漳州市教師進修學院幼教部主任李麗玲、溫州市第四幼兒園園長金曉群、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園長陳娴,以及山東壽光文正教育集團的副校長張國慶,輪流登台,慷慨分享了各自所在幼兒園在遊戲課程化實踐中的寶貴經驗與創新成果,為構建更加貼合中國實際的幼教課程體系貢獻智慧與力量。
論壇舉行了遊戲課程化聯盟理事會副理事長聘任儀式
遊戲課程化聯盟聘請步社民教授、林炎琴副教授、李麗玲主任和張國慶校長為聯盟理事會副理事長,由王振宇教授頒發聘書,肯定了他們對遊戲課程化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推廣的貢獻。
此外,本次論壇還舉行了遊戲課程化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授牌儀式由曹中平教授、林炎琴副教授、李麗玲主任、張國慶校長授予多批幼兒園“遊戲課程化實踐基地園”稱号,這些幼兒園在遊戲課程化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示範作用。
最後,曹中平教授代表有遊戲課程化聯盟為溫州市第四幼兒園、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溫州市龍灣區第一幼兒園及溫州市龍灣區濱江幼兒園頒發“優秀組織獎”,表彰其在推動遊戲課程化及論壇組織工作中的卓越表現。
除此之外,論壇期間與會代表還參觀了浙江飛友康體設備有限公司、巧巧教育科技集團等單位,并考察了中國教玩具國際城。
本次論壇以“兒童發展與遊戲精神”為宗旨,憑借豐富精彩的内容與引人入勝的形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這不僅是全國學前教育領域内的一次盛會,更是各位教育工作者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寶貴平台。與會代表們帶着滿滿的信心和取到的真經及合作項目在依依不舍中奔赴自己的事業戰場。
相關鍊接: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4/12/04/105663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