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2-11 浏覽:
近日,浙江溫州瓯海區“溫情榴園”石榴紅家園和“石榴花開”民族工作室在溫州大學揭牌成立,旨在進一步推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實現各民族學生共居共事共享。
一直以來,瓯海區委統戰部高度重視民族工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落實“民族學生教育管理五項基本制度”,并與溫州大學深度合作共同構建“教育+管理+服務+培養+發展”五位一體的五“榕”五“融”民族工作教育體系,有形有感有效開展政策宣講、技能培訓、交友聯誼、心理調解等工作,努力實現“自信之花、自尊之花、自強之花、智慧之花、團結之花”五朵金花綻放,多形式多渠道助力民族學生加強專業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依托“榕•聲”思想導航行動,培育“自信之花”。圍繞理論研究、教育宣講、實踐研學三個方面集中優勢資源,構建“理論學習-基地觀摩-紅色實踐”緊密結合的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導引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全過程,築牢學生成長成才根基,不斷提高報效國家和家鄉以及人民的能力。例如,瓯海統戰與溫州大學開展合作,共同推出《數字化紅色資源提升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價值意蘊和實現路徑研究》《在溫高校民族大學生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現狀及對策調查研究》等師生課題,課題内容豐富、語言生動,進一步夯實了新時代民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獲溫州市哲社規劃課題立項并結題。
依托“榕•情”關愛護航行動,培植“自尊之花”。堅持以民族團結、學生發展為中心,開展 “四維融合”的健康服務,即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融合、朋輩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教育融合、家-校-社教育力量融合,通過深入民族學生家庭,家鄉開展交流調研、開展校地合作、進行個性化指導、與學生經常性談心交流、“結對子”幫扶等方式,幫助民族學生融入學校、融入集體、融入社會,讓學子們始終保持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促進民族團結,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依托“榕•園”自強啟航行動,培立“自強之花”。結合助學解困、就業幫扶等工作基礎,瓯海統戰挖掘優秀典型,發揮“獎、助、勤、減、免、貸、補、償”資助育人功能,一方面,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積極發布捐資助學倡議,倡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基層統戰力量加入“統戰重教興學”行動,開展愛心助學基金捐助活動;另一方面,讓民族同學現身說法,結合國家資助政策和學生個人實際情況,感受國家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大成就,幫助孩子們積蓄新的力量,放飛青春夢想,培養學生的感恩情懷,提高報效國家和家鄉以及人民的能力。
依托“榕•彙”生涯引航行動,培養“智慧之花”。圍繞民族學生學業上的“急難愁盼”問題,瓯海統戰開展“朋輩導師互助幫扶計劃”,組織學校輔導員做好與民族學生的談心談話工作,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問題訴求、生活困難、就業需求等,并根據學生成長環境、生活空間、學習程度等實際情況,開展課程實訓、技能競賽、社會體驗等活動,同時做好動态跟蹤服務。例如,瓯海統戰常态化組織優秀畢業生回校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感受和學習心得,提醒學弟學妹們要強化學習緊迫感,相互督促,相互鼓勵,遇到問題主動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及時補齊自己的學習短闆;在生活中,不定期入戶走訪征集民意、關心關愛民族學生生活情況,認真聽取困難學生所面臨的困難和需要,遞上扶助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在就業上,深入了解企業用工需求,精準挖掘崗位資源,與溫州大學緊密合作,線上“雲聘會”和線下校招會雙會齊上,全力促進民族學生順利求職、盡快就業。
依托“榕•合”文化遠航行動,培助“團結之花”。瓯海統戰秉持精品創作理念,在宣傳内容上打造“原創點”,開展以“最炫民族風,最美一家親”為主題的系列校園文化和科創活動,讓學生們在參與中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獨特韻味與深厚底蘊,對民族文化産生更加深厚的認同感與依賴感。 同時,以國慶節、“五一”勞動節、重陽節、端午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重要節日、重大事件為契機乘勢開展活動,豐富了各民族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時,感受到了民族團結的正能量,更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其中,《镂刻萬象、紙剪太平,心系學子、緻力傳承》項目入選教育部2023年高校“非遺學園”技藝比拼遴選名單(學校唯一);《畲山踏橋》《一線一偶一方戲》等6個原創民族舞蹈獲得浙江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未來,瓯海區委統戰部将進一步做好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深植于校園文化之中,讓民族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綻放出璀璨光芒。
相關鍊接:https://zjnews.zjol.com.cn/202412/t20241211_30702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