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1-02 浏覽:
“之前,我已經參加了兩次普通話考試,但是成績并不理想。初入訓練營時,我對普通話的掌握并不自信,擔心自己的發音和表達會受到母語的影響。然而,通過老師同學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以及一次次的練習,我逐漸變得自信,普通話發音也更加标準。”日前,溫州大學23級小學教育專業唐努爾·塔伊爾在參加訓練營後說。
記者了解到,針對民族學生共同的學習訴求及普遍關心的就業發展問題,溫州大學“石榴花開”民族工作室在市民宗局、邀請校内外專家擔任授課教師,開展“石榴花開”生涯導航助夢行動。一個月來累計開設7節課程,課程内容涵蓋“美美與共促成長”普通話通關訓練營、“溫情榕心”求職心态調節、“朋輩導師1+1+N互助幫扶計劃”之民族地區就業政策解讀、考公考編筆面技巧培訓等。每節課程均吸引30餘名同學報名,實現在校民族學生全覆蓋。
“在培訓班中我更加系統地了解了考公考編的筆試面試技巧,同時,我還學會了如何書寫簡曆,如何在求職的艱難過程中調整好心态等。”溫州大學商學院的紮西央宗感歎道,參加“石榴花開”生涯導航助夢行動令她受益匪淺,“我感激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寶貴的平台,讓我們有機會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未來,我将繼續努力學習普通話,将學習到的就業技巧應用到實處。”
據悉,在市民宗局、瓯海區民宗局、茶山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溫州大學依托“溫情榴園”石榴紅家園基地建設,成立溫州大學“石榴花開”民族工作室以來,通過“榕•聲”思想導航、“榕•情”關愛護航、“榕•園”自強啟航、“榕•彙”生涯引航、“榕•合”文化遠航等系列行動,形成校内外多方協作、全方位育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體系,推動民族團結和教育實踐的創新發展。“民族學生的普通話、四六級過關率、教師資格證考取率大幅提高,就業率、考公考編成功率也不斷攀升。近年來通過“挑戰杯”、互聯網+、藝術展演等賽事展現了學術和創新能力,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0餘項,廳級以上課題5項。”民族工作室負責人章園園介紹說,工作室現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廣覆蓋、保質量、有特色的工作模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索地方綜合性大學民族團結工作創新品牌。
相關鍊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jy/202412/t20241226_528065.html?docId=52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