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1-16 浏覽:
近日,一個12歲的小男孩“步履沉重”地走進了瓯海區公安分局茶山派出所戶籍大廳,他說自己是來“自首”的……
接待這個小男孩的是民警陳靜雅。她回憶:“當天下午,我正在戶籍窗口值班,有個小男孩‘一臉悲壯’地向我走來,我還以為小朋友是遇到什麼難題需要幫助,結果他一開口就讓我們聽愣了,小男孩說爸爸讓他來自首。”
陳靜雅說,當時他們都不相信眼前這個跟桌子差不多高的孩子能犯什麼事,後來一名成年人走到孩子身後約3米的位置,看長相就知道那是孩子的爸爸,她這才意識到,這估計是爸爸對孩子的一場“教育課”。
“小朋友,你怎麼了?”陳靜雅問道。
小男孩忐忑地說,他叫小王(化名),今年12歲,因為想吃零食并且希望能給一些給小夥伴,就趁着假期悄悄用鑷子從姐姐的存錢罐裡夾出120元,他做這一切既沒得到姐姐的同意也沒跟爸媽說過。
被爸媽發現後,小王挨了一頓批評,爸爸還讓他來派出所向民警自首。
小王說着說着就哭了。
“小朋友不要哭,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我們要勇敢面對并從中吸取教訓。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沒事,答應我以後不要再做這樣的事了。”陳靜雅安慰道。
在陳靜雅的安慰下,小王停止了哭泣,他一筆一畫地開始寫檢讨書。他在檢讨書裡承諾,自己不會再做同樣的事。
看到這一幕,看到自家孩子乖乖“自首”,并開始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守候在一旁的男孩父親默默走近,目光裡除了嚴厲更有深深的期許。他對陳雅靜說:“希望孩子在派出所的這堂課,成為他銘記于心的教育課,謝謝你們幫我教育孩子”。
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授周奇評論道,在教育犯錯的孩子方面,12歲男孩小王“自首”認錯的事件為大家提供了好範例。男孩父親讓孩子主動到派出所“自首”,這一舉措既體現了對孩子錯誤行為的嚴肅對待,又給予孩子直面錯誤、自我反省的機會。他沒有簡單粗暴地懲罰,而是借助派出所這一權威場所,讓孩子在敬畏中深刻認識到自身行為的不當,這種教育方式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讓孩子明白行為與後果之間的緊密關聯,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小王在派出所寫下“筆錄”的行為,也是對自己錯誤的一種深刻反思和記錄。這種積極的改正态度,有助于修複因錯誤行為而受損的人際關系,同時也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如何承擔責任。
周奇表示,民警在處理此事時,展現出了高度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智慧。他們耐心傾聽小王的講述,用溫和而堅定的态度引導他正确認識錯誤,鼓勵他勇敢面對并吸取教訓。這種引導式的教育,讓孩子從認知層面明白了犯錯不可怕,關鍵在于改正,幫助孩子樹立了正确的價值觀。同時,民警鼓勵小王誠實守信,這不僅是對他這次行為的一種糾正,更是對他未來行為的一種引導。整個教育過程,既體現了法律的嚴肅性,又充滿了人性的關懷,是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教育課。這種父母與民警協同合作的教育模式,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引導,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相關鍊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ww/202501/t20250115_531413.html?docId=53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