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理論學習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學習強國:溫州人丨今天我出鏡·李曉燕:廿載求索 點亮“星”燈

發布日期:2025-06-12 浏覽:

“在我開墾論文的苗田時,有一股清涼的溪流在掘地時出現了。這是孤獨症兒童的生活之流。他們想要親近母親、呼喚朋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平衡生活。這種暖暖的努力,微弱如細小水流,難以突破指尖成為行為,難以突破嘴唇成為聲音。然而自從察覺了它,我們都獲得了力量。”這是溫州大學學前教育系李曉燕教授的博士論文後記。作為國内最早聚焦孤獨症兒童語言幹預研究的學者之一,從2005年起,她走上孤獨症兒童語言發展與交流障礙幹預的道路,到今天從未離開。

李曉燕現任溫州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孤獨症兒童教育與康複研究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從事本土孤獨症研究近20年,是高功能孤獨症兒童會話障礙幹預的資深研究者。

廿載科研求索

破譯孤獨症語言密鑰

20年前,李曉燕帶領團隊從零起步,建立了首個漢語孤獨症兒童會話語料庫。在長期的研究中她意識到,孤獨症幼兒會話康複應以會話障礙特質為中心,而家長是最重要的影響人。家長如何發揮作用,才能使自己的會話行為契合孤獨症兒童會話障礙特質?如何幫助家長願意并且能夠使用會話關鍵行為?為此,李曉燕帶領團隊開發了家長關鍵行為幹預法(PMKBI)的理論框架、實踐模式及相關工具,并在2018年以“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會話障礙的家長執行式幹預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

“重構康複服務體系,将家長從‘配合者’轉變為與康複師并列的‘幹預雙主體’,呼喚紮實的本土研究。”李曉燕先後主持2項相關的國家社會科學課題,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在SSCI檢索期刊公開發表階段性學術成果9篇,實踐應用成果《孤獨症家長執行式會話幹預操作手冊》(8本)成為我國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院校南京特殊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教學輔助材料。

高質量研究成果的背後是無數個不眠之夜。由于孤獨症群體的特殊性,許多家長對參與研究心存顧慮。為了找到合适的被試,李曉燕輾轉于溫州、青島、南京、麗水、景甯、福州等地。每一次出發,她和團隊成員都背負着沉重的PEP-3測試材料包,穿梭在車站、酒店和各個機構之間,在陌生的環境中迅速找到合适的測試地點,并在有限的時間内完成複雜的測查任務。每周的幹預指導和數據追蹤都是巨大的工作量,樣本一旦流失,前期巨量的心血投入就化為烏有。但他們用毫無保留的、掏心掏肺的真誠和專業赢得信任,最終以236個完整樣本創下領域内罕見的數據規模,完成該國家課題。

首創雙軌課程

為孤獨症家庭撐起一片溫暖的藍天

日前,在溫州市利寶學校的課堂上,教師們正根據學生能力設計階梯式任務。這一變化源于李曉燕團隊的“分層支持”培訓。通過“教師模拟課堂”“案例寫作”等實操演練,教師将幹預技巧融入教學,課堂效率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家長從“焦慮的旁觀者”轉變為“康複的啟明星”,家校聯動形成“教師成長—學生進步—家長支持”的良性循環。

作為國内首個将家長執行式幹預系統嵌入學校生态的課程體系,李曉燕團隊首創“家校協同幹預雙軌課程”,破解“師資孤島”與“家庭幹預斷層”難題。“我們的研究表明,家長進步了,孩子就進步了。”李曉燕提出在溝通交流方面,應從幹預兒童轉向孤獨症兒童家長關鍵行為自我調整的理念,其核心思想在于孤獨症兒童的家長需要調整自己而不是幹預兒童。“家長隻要下定決心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哪怕每天正确說話半小時,孩子也會有進步!”

一位單親媽媽說“你是我唯一可以傾訴的人”,一周一次的幹預會議成為她情感宣洩的唯一窗口;一名曾經絕望地說出“我的孩子無欲無求,沒有辦法從興趣康複”的家長,在晚上11點多興奮地描述孩子的進步,激動地說了近1個小時;曾無語言能力的孩子在幹預第二周自發說出了兩個詞,她的母親在向李教授分享這個消息時,雙方都不禁紅了眼眶……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很多,20年來,李曉燕用科研之光照亮無數家庭的至暗時刻,幫助他們在重壓下撐起一片晴空。

“我真誠地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能夠引起更多人對孤獨症兒童群體的重視,讓更多家庭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支持。”李曉燕說。

相關鍊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004090317440570524&t=1749713834627&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2004090317440570524&ref_read_id=ea56122f-b1f6-4309-9b4d-978abfb38c0d_174971723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