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理論學習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賬上溫州客戶端:閱讀推薦|文史結合的人物故事繪本

發布日期:2025-09-15 浏覽:

本期主持:梁一粟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系中國研究中心訪問研究者。現任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講師,教授《中國文學》《寫作》《語言與文學基礎》等課程。曾于《新宋學》《浙江學刊》《人民日報》《青年報》《浙江作家》《南風》等刊物發表論文、書評、遊記數篇。

推薦書目:《我的哥哥是蘇轼》《我的朋友是李白》《辛棄疾的寶劍》《我的名字叫李清照》

李萌昀、馮坤、葉楚炎 著;張開雲 繪圖

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出版

适合年齡段:8歲以上的孩子

這次我要強烈推薦的寶藏讀物是“寫給孩子的曆史人物故事繪本”系列之《我的哥哥是蘇轼》《我的朋友是李白》《辛棄疾的寶劍》《我的名字叫李清照》。這幾冊繪本以中國文學史上的大明星的生平經曆為叙述主線,适當地融入相關背景下創作的文學作品,使小讀者對人物、曆史、詩詞作品都有了更為準确與深入的了解。我推薦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1.選材(人物與作品)精準,融合貼切

蘇轼、李白、辛棄疾、李清照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高頻出現于中小學教材及試卷中,但不少學生面對這些超級作家的作品往往也提不起興趣,死記硬背必然有傷理解與感悟,就更别說遷移勾連、融會貫通同一作家的多篇作品了。而這幾冊繪本在娓娓道來人物的成長史時,能夠恰到好處地引入關于此作家的一些重要作品,以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幫助小讀者領悟寫作背景與作品之間的重要聯系,在更熟悉曆史情境的前提下對作品産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事實上,在面向學生(孩子)的古代詩詞教育中,想要做到恰如其分的“文史結合”并非易事。有的書籍、教材甚至中小學課堂教學容易把寫作背景(作家經曆)與作品聯系得過于簡單、突兀、機械,叙述語言則過于套路、生硬,使受衆難以共情。而這幾冊繪本在文史融合上就做得很棒。

2.叙述視角獨特,深入孩子心

常見的曆史書籍或人物傳記往往是以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來叙述的,而這幾冊繪本卻獨具匠心地選擇了一些離作家更近的視角,從而借這些特定的人物講出作家與自己的故事、作家的生平經曆等等——這類視角無疑增添了叙事的親切感與真實感,并仿佛将小讀者帶入了一種難能可貴的設身處地的曆史現場。

比如《我的哥哥是蘇轼》就巧妙地選擇了在蘇轼一生中存在感極強的“好弟弟”蘇轍的視角,可謂合情合理合邏輯。因此,這冊繪本不僅簡要展現了蘇轼跌宕起伏的一生,還融入了蘇轍與蘇轼千絲萬縷的情感聯系與感人故事。進一步觀之,若小讀者能完全代入蘇轍立場,與其充分共情,那麼蘇轼就不再是千年外的不可企及的超級作家了,而是一位生活在身邊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親友般的人物了,那麼就可以更自然地直達蘇轼一些重要作品的核心與本質。

再看《我的朋友是李白》,作者機智地選取了中小學教材中的常客——詩聖杜甫作為叙述主角,在呈現李白一生大事件與相關時間節點創作的重要作品之外,還穿插了不少杜甫與李白的生命交集的片段。這種以親友視角的他者叙述方式在前段時間的動畫電影《長安三萬裡》中也有被運用,能夠有效拉近目标人物與讀者間的心理距離。

更有趣的是,《辛棄疾的寶劍》的叙述主體竟是一把寶劍。寶劍是辛棄疾一生北伐志向的象征,亦是其諸多豪放詞中的核心意象。因此借寶劍之口訴辛棄疾生平與心志再合适不過。綜上,無論是作家間的交遊視角或作家作品中的核心意象視角,均展現出這些繪本作者融會貫通于文史長河的深厚功力與叙事想象力。

3.天花闆級别的作者團隊

我接觸過不少中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家長,發現其中大多數人對于學術類書籍(包括史傳、詩詞賞析)是缺乏分辨力的。加上當下自媒體、教育機構野蠻生長,真正優秀的文化産物往往被流量所掩蓋,故而很難進入大衆視野。這幾冊繪本的作者均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或文獻學博士出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教授或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據我所知,他們在學術嚴謹性與創作趣味性上可謂國内首屈一指。

我曾上過《我的哥哥是蘇轼》《我的名字叫李清照》兩書作者李萌昀老師的“中國古代文學史”“《金瓶梅》精讀”“《儒林外史》研究”“《紅樓夢》與中國文化”等課程,深深為其學養與人格魅力所歎服。而今他願為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創作,實乃大衆之幸,望孩子們且看且珍惜,也期待這些頂尖學者能繼續為基礎教育獻才出力。

相關鍊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60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