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4-12 浏覽: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以培養具有“博愛雅藝”的師範氣質、突出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教育創新能力的未來卓越教師為人才培養目标。學院黨委在這次黨史學習教育中,充分發揮師範專業優勢,強調突出紅船味、教育味,要将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題學習、主題宣講、主題活動、主題實踐等各環節與教師教育特色緊密聯系,設計并開展了獨具“博愛雅藝”師範氣質的黨史學習教育——“七個一百”系列活動獻禮建黨百年,包括百堂宣講入校園、百場學習進支部、百篇故事頌黨恩、百名教師送溫暖、百次公益下基層、百位先鋒做表率、百件作品述黨史等活動,旨在将黨史學習教育與學院師範教育的思政工作做融合“大文章”,打造獨具“師範味”的黨史學習教育,凸顯師範“新特色”。
一、拓師識,以“博”傳播黨史學習教育
學院以“師識”為基礎,以“博”為目标,開展“百堂宣講入校園”“百場學習進支部”“百篇故事頌黨恩”系列黨史學習教育,結合師範專業特色,借助紅色課堂平台,傳播黨史學習内容,提供平台使莘莘學子在黨史學習中豐富師識本領,感悟思想偉力,更好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廣泛共識和強大力量,帶領廣大學生感悟蓬勃向上精神力量,增強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的信心與決心。
“百堂宣講入校園”——作為學院“大學生理論研習黨史宣講團”的成員蔡同學表示:“在大學生理論研習社一年來,我已經走進50個班級,分享百年黨史、紅色故事。回望革命歲月、傳承紅色基因,通過講述百年黨史、紅色故事等,激勵朋輩們充分汲取紅色力量,有力傳承紅色精神”。學院大三各專業學生與實習學校銜接,走進浙江省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紅色小課堂”。溫州大學城附校六年級的周同學表示,大哥哥大姐姐講的“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學院通過紅色小課堂和思政助理,打造了大中小學校思政一體化,繪就“三全育人”同心圓。
“百場學習進支部”——學院各支部圍繞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時政熱點問題探究等内容開展内部學習活動,舉行“黨史學習百日打卡”,每日一學“黨史上的今天”,并開展“百題競賽學黨史”,創新學習形式,使黨史學習“活起來”。
“百篇故事頌黨恩”——學院開展“紅色故事共閱讀”,開設黨的百年紅色故事專欄,每周定期分享建黨百年來的經典故事,宣揚黨的革命精神,同時,開展“百首紅歌頌黨恩”,有力傳承紅色基因。通過故事繪本和紅歌合唱等形式,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形象化”。
二、提師德,以“愛”踐行黨史學習教育
不忘初心擔使命,志願路上黨旗紅。為充分體現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升未來人民教師的師德,學院将師德師風教育與黨性教育緊密相連,以“師徳”為核心,以“愛”為指引,開展“百次公益下基層”“百名教師送溫暖”系列黨史學習教育,充分發揮師生專業特長,在實踐中将黨的精神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提升師德師風。
“百次公益下基層”——學院充分利用專業優勢開展各類公益活動。有着26年曆史傳承的知心姐姐黨支部走進留守兒童開展繪本教育;心翼志願服務隊關愛自閉症兒童開展各種幫扶;19小教1班全體同學赴溫州大學茶山附屬實驗小學,多形式為小朋友們分享雷鋒叔叔的故事,并來到美麗的霞岙村文化禮堂,以演唱紅色歌曲、表演紅色戲劇、書寫紅色作品等形式為當地老人帶去一場特别的敬老助老活動。
“百名教師送溫暖”——學院師生共讀《中國共産黨簡史》等紅色書籍,在書籍中感受理論魅力,汲取理論力量;教師黨員走訪學生寝室、家庭,感受學生生活,傳遞師生情誼;與老黨員交流慰問,讓活動有溫度接地氣,走新更走心。
三、揚師表,以“雅”弘揚黨史學習教育
幹在實處當先鋒,走在前列做表率。學院以“師表”為原則,以“雅”為典範,開展“百位先鋒做表率”系列黨史學習教育,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的“葉雪珍”同學的事迹得以展示和教工黨員“金老師”研招工作的故事得以分享,把榜樣先鋒的模範作用彰顯出來,讓榜樣的“先進性”看得見,激勵先進、弘揚典型、樹立标杆,進一步營造學習榜樣、争當榜樣的“比學趕超”濃厚氛圍,激發廣大黨員和全體師生的愛黨之情、工作激情、學習熱情,引領全體師生勇于擔當、履職盡責。
四、鑄師能,以“藝”創新黨史學習教育
百年征程氣勢如虹,百年大黨啟航新程。學院以“師能”為依托,以“藝”為載體,開展“百件作品述黨史”系列黨史學習活動,征文、書法、繪畫、攝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偉大壯舉,重溫了黨的百年光輝曆程,向黨獻“藝”。勇争先、強執行、開新局,以實際行動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力求黨史學習教育“藝術化”。
相關鍊接:http://www.pubcn.cn/gxgy/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