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10-07 浏覽:
近日,教育部、發改委等五部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與規劃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文件,對研學旅行收費标準進行了規定,有力推動了研學旅行規範發展。研學旅行的收費有了政策依據,更多的中小學生能夠參與到研學旅行活動,就迫切需要加快研學導師規範化培訓,提升研學導師的專業素養與指導能力。
日前,由紹興市上虞區教育體育局委托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承辦的上虞區首期中小學研學旅行導師培訓在上虞舉行。此次培訓班共曆時4天,由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與指導中心專家為培訓學員帶來系統性、科學性為一體的培訓講座,另有國家級研學實踐基地負責人與研學實踐學校校長分享一線研學旅行實踐經驗,并在上虞瓷源文化小鎮開展實地探究活動,沿着越窯青瓷發展曆史、制作工藝等,考察當地頗具創造力和生命力的研學旅行資源。省研學中心副主任、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副院長葉新東表示,省研學中心與溫大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聯合精心設計方案,整合校内外優質資源,加強項目管理,确保項目的高質量開展,以期能夠将上虞區研學培訓項目打造成浙江研學培訓的樣本工程,為後續研學培訓提供優秀經驗。
紹興市上虞區教育體育局黨委副書記房永軍為本次開學典禮緻辭。房永軍副書記介紹,上虞是一座曆史文化積澱深厚、物産資源豐富的城市,有着制茶、燒瓷、栽培等民間“非遺”工藝以及“北撤遺址”“葉天底故居”等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元素等得天獨厚的研學旅行課程資源,并于2018年被确定為浙江省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縣(區)。房永軍副書記表示,研學旅行正逐步成為上虞區中小學的重要實踐課程之一,研學旅行基地、營地等積極參與評選,中小學生參與熱情高漲。但是,随着研學旅行的蓬勃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認知誤區,因此研學旅行培訓活動迫在眉睫,研學旅行從業人員急需專家來釋疑解惑,指導拓展。最後,房永軍表示,希望各位學員在參與此次培訓活動後能更好地了解國内外研學旅行和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能更清楚掌握研學旅行的模式和流程,能更好的針對上虞特點開展工作、規避風險,共同促進上虞研學旅行事業發展。
葉新東副主任做《我國研學旅行政策演進與規範》主題報告,從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以及研學旅行專家的論述中剖析研學旅行的政策背景,并從内涵、形式、關系、管理等四方面詳細解讀了教育部等11部門于2016年頒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着重指出研學旅行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為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課程組的核心成員,溫州大學萬榮根副教授針對研學旅行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出問題導向項目實踐、課内與課外相結合、有效利用信息技術、關注不同學生需求這四點實施要求,探究了學校課程規劃方式,提出認真研習、精準把握、凝聚衆智、規劃實施、反思提高、完善課程的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總思路。
衢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學校(國家級)張小根校長以一名一線研學旅行從業者的視角剖析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建設與運行情況,重點闡述了建設學生研學基地營地、利用基地營地開展活動、保障基地營地安全運行這三方面的注意事項。
文化和旅遊部青年專家、教育部旅遊教指委專委會委員、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教授鄧德智從研學旅行緣起與政策、研學旅行市場供給分析、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蝶變、研學旅行專業的破繭四方面剖析研學旅行指導師這一職業,提出要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以研學旅行的方式傳遞給新一代青少年。
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副主任、溫州大學副教授鄧純考用“學習體驗”和“旅行體驗”總結研學旅行的内涵,并從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皮亞傑的實踐教育理論等方面追溯研學旅行理論,并提出“研學導師作為研學旅行活動計劃的制定者與實施者,是一個綜合體、全能型的職業,必須同時具備優秀的教學技能和深厚的教育情懷”,從而深刻揭露研學導師“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時代命題。
為期4日的上虞區首期中小學研學旅行導師培訓中,專家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圍繞着如何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研學導師隊伍這一培訓主題,展開深入解讀,以期充分發揮研學導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研學導師目标與基地目标的有效和諧,并提出若幹關于研學導師培訓與研學旅行課程建設的建議和意見,轉變研學導師隊伍的管理觀念,創建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研學導師隊伍。
據悉,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是目前省教育廳唯一發文成立的全省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中心得到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的大力支持,他欣然為中心名稱題詞。 省研學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緻力于研學導師隊伍建設和研學課程标準建設,日前已在浙江多地開展相關師資培訓工作,指導全省各地的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開展,樹立研學旅行導師培訓标杆。
此外,中心舉辦首屆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學術研讨會、“溯初大講堂·研學論壇”等高峰論壇,并受到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教育學會、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南大學等全國教育專家指導幫助,已形成校内、省内、國内聯通的高校專家隊伍,産生較大學術影響力。
相關鍊接: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news/20200920/8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