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02-21 浏覽:
溫州大學近日首次與包括廣場路小學、建設小學、蒲鞋市小學等在内的十所小學建立合作關系,首批120名該校小教本科生走進這些小學。孩子們非常喜歡這些“善解人意”的見習老師,而見習老師和孩子們良好的溝通也引起部分在職老師的思考:為何孩子們更喜歡剛來的見習老師?記者走進這些見習老師和孩子們中間為你一一揭秘。□阚興韻
見習教師為什麼更受歡迎?
“孩子們跟見習老師在一起的親熱勁兒,讓科任老師們都有些吃醋了”,陳巧巧的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陳巧巧目前還是溫州大學的大二學生,前一陣子,她在南浦小學當了一個星期的見習老師。時間雖短,跟孩子們的感情卻不淺,孩子們還送她一個美麗的外号“水蜜桃老師”——因為第一次走進教室,她穿一件粉紅的衣服,臉上又老是帶着甜甜的笑容。
溫大09小教本科班的宋雪瑩同樣是很受學生歡迎的見習老師。見習期已經過去了,幾個跟她感情特别好的小朋友,仍與她保持着聯系。比如小丁丁,她倆常在QQ上聊聊天。小丁丁本來是個很内向的小女孩,上課老是不敢發言。宋雪瑩發現了,一直鼓勵她。老師一個問題出來,小丁丁扭頭看看宋雪瑩,看到了鼓勵的微笑,她的手終于舉起來了。現在,小丁丁已經成了上課發言最積極的孩子之一,“我似乎也沒有刻意做什麼,真沒想到,能讓她有這麼大的改變真是無心插柳”,宋雪瑩說。
而“見習教師為什麼更受歡迎?”的問題,也在上述小學老師間展開了熱烈讨論。為什麼與我們相處多年的學生不感恩我們,卻感恩與他們短暫相處的見習老師呢?在職老師們開始反思這個問題。
善解人意的老師,大家最喜歡
孩子喜歡什麼樣的老師?記者随機詢問了10名三至五年級的孩子,“溫柔”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答案,“善解人意”“課上得有意思”也是高頻詞。
談到最喜歡的老師,城南小學三年級的李思瑤說,她最喜歡那個老笑眯眯的見習老師,“她個子小小的,從來不罵我們,對我們可好了。”少年遊泳學校五年級的南依培覺得,善解人意的老師,大家最喜歡。她最難忘的是有一次下雪,溫州下雪很罕見的,大家都非常激動,老師幹脆停了課,帶着同學們一起出去打雪仗,“我們老師可好玩了,都被同學們打慘了。别的班同學都羨慕死了。”而瞿惟妙最喜歡的就是語文課了,因為“陳老師會制作很多好玩的卡通課件”。
孩子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家長們也非常關心。家長陳女士說,“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喜歡自己的老師,因為孩子都是特别感性的,他們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的課。”一位家長甚至說,孩子如果能碰到投緣的老師,那是福氣,因為好的老師必然懂得孩子的心,深得孩子信任,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能給其以學業之外的正面影響。
要讓孩子喜歡,保持童心最重要
陳巧巧說,一個星期見習下來,她發現一個秘密:“要做個讓孩子喜歡的小學老師,保持童心最重要了。要很投入,跟學生玩得很high,他們才會喜歡你的課,才能學得更high”。而她同時發現,并不是所有老師都能保持一顆童心,有些老師不知不覺臉就拉下來,讓學生感到緊張和壓抑。
老師們為什麼失去了童心?育英小學葉曉東老師說:“孩子們都希望老師每天笑呵呵的,但老師們壓力也很大,不可能每天都心情燦爛。”他分析說,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一方面教學時間長了,多多少少會産生職業倦怠,另一方面,老師們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壓力,校外有經濟壓力、家庭壓力等等,校内有各種績效考核壓力。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更喜歡年輕一點的、性格溫和一點的老師,一部分老師在這方面就沒有優勢了。“老師們也想跟學生打成一片,但一方面受為人師表等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現在一個班級三四十個學生,不得不考慮課堂紀律等等,不能完全放開。”
“老師們個性各異,有的性格活潑開朗,有的則比較深沉内向。”岙底鄉中心小學校長伍小豐說,“童心”應該更多是一種心态,而不僅僅是性格色彩。失去童心的老師們,要改變的不是性格、氣質,而是心态——“童心”就是那種積極樂觀、寬容友善的心态。
信息來源:《溫州晚報》2011年2月1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