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浙江在線】溫州大學:一批新增小學教育、機械工程專業

發布日期:2015-06-24 浏覽: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6月18日訊2015年的高考已經結束,考生在等待分數揭曉的日子裡,就要開始為如何選擇合适的學校,如何選擇理想的專業,如何合理填報高考志願而忙碌了。為幫助考生及時、全面地了解2015年高招權威信息,浙江在線今天特别邀請溫州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胡魁做客“2015招辦主任面對面”網絡招生咨詢會欄目,為廣大考生及家長答疑。
  主持人:請為網友概括介紹一下溫州大學。
  答:溫州大學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辦學曆史可追溯到溫州近代著名愛國愛鄉人士黃溯初先生1933年創辦的溫州師範學校,文化底蘊深厚,有着優良的辦學傳統。
  學校占地總面積2352畝,下設17個學院,并舉辦瓯江學院、城市學院2個獨立學院。現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教育碩士、工程碩士2個碩士專業學位門類(覆蓋20個招生領域)。現有55個本科專業,11個一批專業,其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5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4個省級重點(建設)和優勢、特色(國際化)專業,涵蓋了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曆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學校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視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線,緻力于培養“重實踐、強創新、能創業、懂管理、敢擔當”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學校被确立為國家創業型人才培養溫州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創業教育示範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獲得包括國家教學成果一、二等獎、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在内的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19項。有1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3門省級精品課程,6部國家級規劃教材、30部省級重點教材,擁有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十一五”以來,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595項、省級獎項1883項。
  學校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科研發展“頂天立地”的方針,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堅持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并重,科研水平和服務地方能力不斷提升。化學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民俗學、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文藝學、應用數學、凝聚态物理、生态學、電氣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等9個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學校設有111個科研機構、26個實驗室(中心);建有1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浙江省行業(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台、6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浙江省工程實驗室、1個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11個溫州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行業技術研究中心),1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擁有4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和3個浙江省高校創新團隊。近五年來,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6項、國家973計劃課題2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66項,省部級項目669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持人、第3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3項、浙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4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7項。
  學校重視國際化教育,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台灣地區的58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學校弘揚“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優良傳統,秉承“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搶抓機遇,攻堅克難,正在朝着建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國内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目标大步邁進。
  主持人:今年,溫州大學在省内的招生計劃是怎樣的?與往年相比,今年學校的招生有哪些變化?
  答:總計劃與去年基本持平,計劃3158人,面向全國19個省市。其中,面向浙江一批799人,二批提前批70人,二批招生1210人,分普通文理科、藝術、體育三大類。
  1、總計劃與去年持平,一批招生繼續小範圍擴大。2015年我校共有11個一批招生專業,其中小學教育、機械工程是今年一批新增列的專業。
  2、國際化教育,國内的學費、國際化的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化)(4800元/學年)和機械工程(國際化班)(6325元/學年),按照公辦本科學費标準收費。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全英文授課,培養具有國際意識,通曉國際規則,參與國際競争的國際化人才。
  3、修訂招生章程,一批高分學生專業錄取有保障。浙江省生源、一類(第一批)一志願填報我校的進檔考生: (1)、理科超過重點線25分(含)的,确保錄取在所填第一專業;超過重點線15分(含)的,确保錄取在所填前二個專業。(2)、文科超過重點線15分(含)的,确保錄取在所填第一專業。
  主持人:今年在浙江省的投檔比例是多少?在錄取時,各專業志願間是否有級差分?
  答:依據各省教育考試院投檔原則,按照考生報考志願先後或平行志願錄取。組檔分數線及投檔比例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劃定。
  我校錄取原則是:對于進檔考生,根據考生投檔成績按照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第一專業志願不能錄取的考生,按其第二專業志願投檔,仍不能錄取的按其第三專業志願投檔,以此類推。若考生所有專業志願均不能錄取,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将其随機調錄到計劃未滿的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将予以退檔。
  藝術體育類根據綜合分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錄取。
主持人:近幾年,溫州大學在省内招生的文、理科錄取名次大緻在什麼區間位置上?
  答:這個對考生的報考有很重要的參考作用,請考生在填報之前要要仔細查看我校的招生宣傳冊或網站去了解。
  近四年錄取名次号

  年份
  批次
  文科
  理科
  分數
  名次号
 分數
 名次号
  2014
  一批
  626
  7432
 606
 31513
  二批
  569
  2788
 535
 11505
  2013
  一批
  619
  6984
 617
 29312
  二批
  562
  3442
 547
 14417
  2012
  一批
  609
  7213
 599
 29546
  二批
  547
  4328
 530
 15312
  2011
  
  一批
  573
  7192
 555
 29447
  二批
  516
  4490
 484
 16048

  主持人:轉專業是很多考生關注的,那能介紹一下你校的轉專業政策嗎?
  答:在第一學期末與第二學期初,完成轉專業申請與落實。學校當年所招的本科專業中,除藝術類、體育類專業以外,文科、理科專業以及師範、非師範專業均可互轉。取消了申請轉專業的其他條件限制;提高了轉入容量;學生是否成功取決于轉入專業教學資源與申請的學生數。
  轉專業之前的入學第一學期,有“我的大學我的專業”系列專業宣講活動,讓學生對各專業的人才培養及其特色有進一步的了解。
  主持人:貴校的工科教育有什麼特色?
  答:溫州大學工程教育具有紮實的基礎和鮮明的區域特色,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學校為平台,學校高起點、大投入推進工程教育,建立了工程應用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标準,設立了卓工超豪實驗班,實施了課内外、校内外一體化工程人才培養方案,依托“3+1”模式吸引了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強化了學生學習能力、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批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綜合競争力連年上升,受到行業知名企業的青睐。其中網絡工程專業今年提升到一批招生。
  主持人:盡管是綜合性大學,但我知道貴校有較長的教師教育曆史,那能夠介紹一下教師教育方面的特色或舉措嗎?
  答:我校有悠長的教師教育辦學曆史,我校所培養的師範畢業生中,走出了六十餘位特級教師,一千餘名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是浙江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
  為培養未來的基礎教育精英, 2009年創辦了“教師教育溯初班”。 “溯初班”是在現有師範教育基礎上實施卓越教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驗班。學員按各所在專業培養計劃學習的同時,利用第三、第四學年的業餘時間,修讀“溯初班”課程。該班實行校内外雙導師制,學校聘請了溫州地區中小學教學名師擔任學生的校外指導師,采用專家講座、名師引領、模拟演練、課堂實踐、名校考察、案例研讨等方式進行教學,強化學生的教師技能與教學能力,學生的就業競争力與職業适應能力顯著提升。參加浙江省師範生教學技能競賽,連續4年,獲獎率、一等獎率列全省第一,一些老牌名校如杭州學軍小學、紹興一中、溫州中學等都向“溯初班”學子抛出橄榄枝。
  我校還通過實施卓越教師培育培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及師範技能過關考核、師範技能競賽等,将“溯初班”成功模式推向全校15個教師教育類專業。
主持人:溫州大學位于溫州,溫州人又被認為是最具創業精神的,請問這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有何影響嗎?
  答:根植于溫州這片創業的熱土,将“秉承溫州精神,培養創業型人才”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辦學特色的重要突破口,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業教育新模式。通過将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開設企業接班人班、經理成長班、大學生村官創業班、電商創業班等,依托“校内師資+實務師資+創業學生師資”三師複合,推行“一團隊一課程群一崗位”,實施“專業實習+管理崗位實習”的實踐教育模式,培養了一批“既懂專業知識又善創業管理”的創業型人才。
  主持人:有部分考生會關注教育國際化這個問題,請問貴校在這方面能提供哪些方式或渠道?
  答:人才培養國際化,不出家門留學。學校與丹麥尼爾斯布魯克哥本哈根商學院合作舉辦市場營銷本科專業,畢業生可獲兩校學士學位。與台灣中華大學合作舉辦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雙校園聯合培養。今年,學校首批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機械工程兩個全英文授課的國際化專業,同時招收國内生和國際生,中外學生同堂學習,多元文化互動交融。
  通過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國際化專業,有效利用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管理經驗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國際意識、通曉國際規則、參與國際競争的國際化人才。學生交流國際化,拓展國際視野。學校強化全球視野下的開放辦學理念,已與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設立各類海外交流基金,獎勵優秀學生積極參與:交換生項目、3+1或2+2的雙學位項目、以專業實踐為主題的短期項目等。每年赴國(境)外交流的學生近300多人。
  我校在第二批除招收市場營銷(與丹麥根本哈根商學院合作辦學)及電子信息工程(與台灣中華大學合作)專業外,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化班)和機械工程(國際化班),探讨在現有辦學模式下的國際化教學方式,國際化班學費為公辦本科學費标準,沒有增加。
  主持人:你是否有哪些熱門專業推薦給考生?
  答:我個人不太贊成這個說法,因為熱門意味着流行,而流行就是有時間期限的。熱門專業隻能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需求,而從入學到畢業有幾年的滞後期,等學生畢業時,目前的熱門專業是不是還是有這麼大的需求,就不得而知了。
  建議考生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熱門專業,要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就業意向等綜合考慮選擇自己要就讀的專業。
  主持人:學校本科畢業生近年的就業整體情況怎麼樣?
  答:我校畢業生總體就業情況非常好。根據獨立的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與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MCOS)公司的調查,與省内非211本科院校的平均數據比較,以最近一次的數據為例,就業率持平,月收入高332元,就業現狀滿意度高5個百分點。

相關鍊接:
http://edu.zjol.com.cn/05ks/system/2015/06/18/020703306.shtml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