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青春溫州:“真善美”大實踐|在“雲實踐”中服務家鄉

發布日期:2020-08-14 浏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時代在變化,但是青年大學生的初心使命沒有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廣大青年學子返家鄉參加“真善美”大實踐,深入機關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社區村居等一線,施展個人才幹,彙聚青春力量,彰顯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

接下來由團團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實踐團隊的風采吧!

01

“聆聽心聲”耳健康

溫州醫科大學“聆聽心聲”暑期社會實踐隊

“聆聽心聲”耳健康服務暑期社會實踐團将助力“健康浙江”與疫情防控相結合,線上線下同步開展耳健康與疫情防控科普宣傳、開設聽障兒童“雲上”課程、與當地醫院聯系建立聽障人士電子健康檔案。

實踐團的足迹遍布溫州、杭州、台州、甯波等多地,隊員們分組走進聽障家庭,對聽障家庭心理狀況、藥物治療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自制科普讀物将耳健康知識帶給普通大衆提升耳疾知曉率;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開展“雲上”課程,與惠耳聽力進行合作,志願者與聽障兒童(佩戴助聽器)一對一線上授課通過拼音教學糾正孩子的發音,設計模拟對話場景,鍛煉孩子說話技能,給孩子普及簡單的生活小常識,激發孩子了解世界的興趣;開展手工課程以及科學小實驗,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講述抗疫故事傳承中華美德,為孩子們制定個性化的陪伴方案。

通過本次一系列的實踐活動,隊員們紛紛表示更深刻感受到聽障兒童家庭的困擾與不易。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脫貧攻堅、小康緻富的路上,更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自覺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大旗,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奉獻祖國。

6058

實踐隊成員與聽障兒童開展模拟對話

02

公益夏令營助力“新二代”城市共融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青願逐夢”暑期社會實踐隊

作為外來務工人員達總常駐人口約三分之一的城市,一些溫州的“新二代”兒童常常面臨着社會融入難的問題。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青願逐夢”暑期社會實踐隊聯合“瓯江紅”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公益夏令營,實踐隊依托教育專業優勢與見習經驗,通過設立了解溫州、熟識溫州、愛上溫州三大主題課程,助力“新二代”更好融入第二故鄉—溫州。

四年來,溫州大學“青願逐夢”暑期志願服務隊一直緻力于溫州“新二代”成長與城市的共融。自2016年起至今,共服務150多個溫州“新二代”家庭,服務時長累計達12000多小時,隊員們用無私大愛的志願服務精神讓百餘名“新二代”了解溫州,認同溫州,感受到來自“第二故鄉”的溫暖。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寄語新時代青年:“青春由磨砺出彩,人生因奮鬥繁華。”暑期社會實踐是實現青年奉獻社會與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十四天來,實踐隊隊員們始終秉持專業精神,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幫助孩子們拓展知識面、在心中構築起家國情懷,進而豐潤了“新二代”與“第二故鄉”溫州間的情感鍊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青願逐夢”暑期社會實踐隊将一直肩負這份責任,以青春之名,用真心呵護童心,用實踐達理想彼岸,讓新居民子女融入溫州,分享社會進步的成果,這也是溫州這座城市帶給所有勞動者的一份溫暖。

685A4

“溫州文化”系列課程

AD2CF

師生上課剪影

03

這個暑假,我們社會實踐有“新花樣”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在溫職院,“雲實踐”是在專任教師指導下通過“項目+基地+導師”的模式進行,活動開展為期一個月。該院已經有近1000名學生報名參加了“雲實踐”活動,170多名專任教師參與指導,共成立了82個團隊,涉及鞋類設計與工藝、家具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30多個專業。

鞋類設計專業教師謝婉蓉、李貞在暑期成立了鞋類款式設計為主題的“雲實踐”團隊。消息發出去沒多久,該團隊就吸引了2019級專業13名學生報名。該團隊的實踐課題均來自“溫州市秀卓童鞋研發中心”2020秋冬開發項目。實踐活動中,企業将提供項目所需的支撐材料,包括鞋檀.鞋材和參考款式,企業設計師通過釘釘直接參與指導。不少團隊成員表示,參加“雲實踐”能為下學期的造型設計課程做好準備。

陳佳豪來自酒店管理專業,他與9名該專業的小夥伴在指導老師彭苑苑的帶領下,開展了“新冠疫情下酒店管理應對策略”的研究。“通過幾天在線上與酒店管理者的溝通,了解到疫情之下酒店管理策略的轉變,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課堂上所學的書本知識。”陳佳豪說。

除了專業實踐外,溫職院還有不少學生報名了思政教師組建的鄉村振興、“紅色"基地、“奔小康”調研團等。“網紅”思政教師、浙江省微課大賽特等獎獲得者張子奇在這個暑假沒閑着,他帶領學生成立了“‘五位一一體'看家鄉.凝心聚力築小康調研團”,通過指導學生開展線下走訪、線上采訪、發放問卷和數據分析等方式開展“雲調研”,提出助推家鄉發展的對策建議,引|領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

93F1

實踐團隊合照

15111

實踐隊成員正開展“雲實踐”

04

十年堅守築“護苗”夢想,

一片“青心”見強國旅程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今年受疫情影響,暑期社會實踐隊不能再像往年那樣親赴仰義,與學生面對面開展互動教學,但這并不能阻止志願者們為仰義新居民孩子送上“夏日的快樂”的腳步。在與仰義街道多次探讨研究後決定,今年“無憂課堂”采用了“線上直播+線下輔導相結合”方式進行,自此開啟了“雲直播課堂”的有益嘗試。活動開展方式的變革給實踐隊帶來不少挑戰,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活動效果,志願者們集思廣益、見招拆招,做了諸多嘗試。此次雲實踐所學到的經驗與知識是志願者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财富。通過這次實踐不僅讓志願者學到了相處之道以及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也讓志願者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在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為志願者今後升學或步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雖然發生在仰義街道的故事還在繼續,疫情也還未解除,挑戰無時不在,引發的思考也沒有完結,但請相信一份青年大學生的赤誠之心,秉承核心價值觀,投身強國旅程。

265E9

實踐風采剪影

1DCC0

通過線上教學,孩子們的成果合影

05

情暖七彩暑假,關愛留守兒童進行時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

"紅色蒲公英"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

為了和留守兒童近距離接觸,了解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給他們帶去溫暖與關懷。2020年7月14日,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紅色蒲公英"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分别在自己當地家鄉開始了為期15天的“情暖七彩假期,關愛留守兒童”實踐活動。

七月盛夏,實踐小分隊成員們用他們的愛心陪伴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過了一個溫馨而又充實的假期。“走近”她們進而“走進”她們,将她們帶入同齡孩子身邊,學會分享和成長。而線下實踐的隊員們調整了原本的上課模式,進行一對一的解答和輔導。通過開展學業輔導、科普宣講、垃圾分類以及手工繪畫等形式關愛兒童服務活動。

線上通過釘釘雲課堂開展科普宣講、垃圾分類、手工繪畫等線上直播課,線下管理學院同學以自主實踐的形式,返回家鄉所在地,尋找留守兒童,利用一對一地方式去真正深入留守兒童的内心幫助他們内心所需。團隊負責人鄭老師表示,自7月8日晚上我們在騰訊會議上召開了我們暑期社會實踐的開班儀式後,同學們積極對接社區的留守兒童,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讀書學習等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共同學習、增進交流、促進友誼的平台,豐富留守兒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志願者金夢宇同學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也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關愛和保護留守兒童這個群體。讓我們一起努力發散自己的光和熱,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E578

紅色蒲公英暑期社會實踐隊志願者在當地留守兒童家中進行拍照留念,開展為期15天的陪伴活動

13EEB

紅色蒲公英暑期社會實踐隊志願者在小朋友家中一起完成暑期社會實踐綠色環保手工比賽作品

故鄉等歸人

無論走多遠

家鄉對于我們而言

永遠是父母的期盼

是心靈的歸宿

更是我們常回頭張望、時常牽挂的地方

參與返家鄉社會實踐

了解家鄉、認同家鄉、服務家鄉

為家鄉的發展撐腰代言

讓青春在故園的土地上綻放絢爛光彩

相關鍊接:https://mp-weixin-qq-com-443.webvpn.wzu.edu.cn/s/8qC--0_dJWek0OZEWlAQ-w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