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9-04-30 浏覽:
幼兒園“男阿姨”的“春天”何時來?
近年來,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男性逐漸進入幼教領域。男老師到底與女老師有何不同?他們給幼兒帶來了哪些“新鮮空氣”? 外界對“男老師”認可了嗎?
我市幼教從業現狀
記者調查發現,我市男幼教工作者的從業人數隻有十幾個,雖然每所公立幼兒園都至少有1名男性從業者,但他們大多在從事體育、電腦等專業方面教學或後勤方面的工作,真正帶班的幾乎沒有。
“這太正常了,幼兒園從來就不是男老師的天下。”一說起幼教行業内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狀況一業内人士表示,這是事實,也是始終困擾着幼兒教育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裡都是女人的天下,女老師帶出來的學生會缺少陽剛之氣。男老師的加入,增添了新的氣息。”新橋幼教集團澳美加幼兒園園長陳蓉蓉對男幼教表示了肯定。“但可惜的是男老師呆在幼兒園的“壽命”太短。我們幼兒園曾招過幾名男老師,但因為性别的原因讓他們自己感覺不合适,及一些待遇上的問題,後來就離開了。”
“如果讓男老師負責在一線帶班,喂孩子吃飯、哄孩子睡覺等,他們的心理不夠細膩,很難摸透小孩們的心理。”陳園長說,但他們學院的後勤工作包括電腦等是有男老師來負責。
據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學生就業科章志圖老師介紹,從2003年起,溫州大學學前專業開始招收男幼兒教師,當年是5名男生報考了這個專業。而去年160名幼教生畢業中,隻有3名是男性,今年僅2名。報讀幼教的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他認為,這和社會上對男幼教的偏見不無關系。認為男孩子在幼兒園工作,說起來地位比較低等因素有關。
據悉,今年溫州大學幼教人才專場招聘會上,來自溫州地區近30家公辦幼兒園和省示範幼兒園為本場招聘會提供了200多個幼教就業崗位,而溫大今年總共能提供的幼教畢業生數隻有130多人,溫州幼教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而這當中,僅存的男生“碩果”被多家幼兒園“争搶”。
幼兒教育需要男老師
鄭劉斌從溫大學前教育畢業來到市第九幼兒園已經有1年了。他負責帶8個班的體育課和電教課。一年的執教經驗,讓他覺得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偏向于女性化,嬌氣、霸道,缺乏意志力和獨立性,這不能不說與男教師缺失有關。
“女老師一般是和孩子們玩一些如丢手絹之類活動量較小的遊戲,而男老師就會帶着孩子們玩一些活動量較大的項目,比如翻跟鬥、打拳等。男老師帶的班上的孩子會比較‘瘋’,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孩子充滿活力是件好事。”鄭劉斌說,如今的孩子都太驕氣了,他會有意識地在一些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團體意識和競争力。
男老師可以潛移默化地讓男孩子增加陽剛之氣。”1位女老師則告訴記者,男老師上課有助于改變孩子膽小、怕生等毛病,還可以保護校園安全。在記者采訪的時候,一些小女孩跑到鄭老師的門口,興奮地叫着:“鄭老師好!鄭老師好!!”鄭劉斌說,孩子們都很喜歡男老師,常常很期待每星期他上那一節體育課。
記者看到,在上體育課的時候,1名男孩子摔倒了,鄭劉斌沒有馬上哄他,而是大聲地鼓勵他:“堅強點兒,站起來!像個小男子漢!”這名男孩子一聽不但自己爬了起來,還驕傲地擡了擡頭。
“男老師在給孩子們示範蠶寶寶時,可以毫無顧及地撲倒在地上,把這個動作做得更生動、活躍,更容易提起小朋友的興趣。而女老師就很難做到這樣。”在市第六幼兒園任體育老師的楊禮東這樣概括男、女老師之間的區别。
社會外界對男幼教的看法
大部分的家長都對楊禮東比較熱情,但也有家長雖然嘴上不說,卻帶着異樣的目光看他。而且一幫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有些人一聽到他是幼兒園的老師,會做出驚訝的表情,打趣道:原來是帶小孩的“男阿姨”啊!讓楊禮東感覺怪怪的。
同樣的,當幼兒園教師,讓鄭劉斌理解了“有苦難言”的滋味。他非常喜歡小孩子,但一旦和朋友談起自己的職業。
“你現在幹什麼呢?”
“教書。”
“教幾年級啊?”
“低年級。”
“一年級?”
“更小。”
“啊?有沒有搞錯?”
這樣的對話,讓鄭劉斌聽着很難受。“在很多人眼裡,幼兒園男老師都是怪人,誰也不肯接受一個大男人‘成天正事不幹和一群孩子混’。
不過幸運的是,兩位年輕的小夥子絲毫不受外界的“流言蜚語”所幹擾,堅持做自己熱愛的事業。
受當園長媽媽的影響,禮東從小就喜歡小朋友。初中畢業後也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就順理地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學前專業,“我不管别人怎麼看,選擇自己熱愛的東西!我以後打算接手媽媽的幼兒園。”禮東對自己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有了長遠的前景規劃。
隻要是自己喜歡的,我不在乎别人怎麼看。别人怎麼看也并不重要。相對于楊禮東,鄭劉斌沒那麼幸運。“80年代的人思想開放能接受男性從事幼教工作,但在我父母輩的人看來,他覺得我的工作也是跟一般的保姆沒什麼兩樣。”鄭劉斌說他的父母有時還會在一旁唠叨。“不過5年的讀書生涯都堅持過來了,父母觀念也是在逐步接受。”
據悉,他倆屬溫大學前教育專業第一屆招生進來的男生,當時這個專業共有5位男生,但其中兩位在大一的時候就轉專業了,唯一僅存的隻有鄭劉斌等3人。雖然也有音樂系的男生一開始選擇從事幼教工作,但都堅持不了,沒多久就換行了。
幼教“陰盛陽衰”亟待解決
采訪中,記者可以感覺出他們兩人都真心喜歡與小孩們打交道,從心底來愛幼教這份工作,更打算把幼教事業用畢生的精力去經營。但唯一困擾着他們的是,做為一個男人,以後要承擔家庭收入的重大責任,但幼兒園男老師的編制問題卻很難解決,這勢必影響工資及各方面待遇。
溫大社會學張教授說,男老師比例小與社會普遍認同感較差有一定關系。從社會傳統性别角色觀念來看,人們普遍認為女教師更加細膩、溫柔、耐心,更适合幹幼兒園老師的工作,所以不太接受男幼教。此外,現在招收男性幼教的專業還是不多,而且幼兒園對男老師的工資及各方面待遇又沒有優勢,這都是造成男幼教比例上不去的原因。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幼兒園男老師在整個幼教行業所占的比例不到1%。而在美國的幼兒園老師大約20%都是男性,在許多國家,男幼教是非常普遍的。
市教育局相關人士指出,我市都在逐步擴大幼兒班男老師的比例,要求各幼兒園盡量招些男老師。
一方面幼教專業需要男老師,另一方面職業的認同感受到質疑。面對當前人們擇業觀念尚存在一定趨同化的現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是否可以通過一些強制手段盡快改變這種狀況,比如在制定師範類院校招生政策上進行适當的性别幹預。同時,要制定合理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吸引男性考生報考幼教類專業。相信不久的将來,“男阿姨”來幼兒園的“春天”将會到來。
本報記者 沙鷗
信息來源:《溫州廣播電視新壹周》200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