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溫州商報客戶端:四年級學生想看武俠,六年級學生想看“西廂”——家長疑惑,閱讀是要限制還是要鼓勵

發布日期:2022-03-04 浏覽:

市民胡女士最近遇到了煩惱,正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向她提出要看《西廂記》。“雖然王實甫的文字詞藻華美,但畢竟孩子還是個小學生,太早看這些男歡女愛的小說合适嗎?”胡女士忍不住和身邊的朋友探讨起來。而這一讨論發現,身邊竟然有不少孩子都存在“閱讀超綱”現象。

愛看書的孩子拓展了閱讀“新領域”

都超(化名)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平時很喜歡閱讀,家長也很欣慰,對于家長來說,愛閱讀是一件好事情。前段時間,都超看電視《倚天屠龍記》時對金庸的小說産生了興趣,再到圖書館借閱時,他開始有意識地借閱武俠小說。“一開始是看金庸的經典武俠,後來發現武俠小說家還有卧龍生、梁羽生,他也想借來看。這時候我就感覺有些不對了。”都超的媽媽将這一困惑發上了朋友圈,想要聽取大家的意見,“我該給他看這些書嗎?會不會有些不合适?”這一朋友圈的配圖正是孩子站在圖書館的武俠小說書架前,認真地挑選着書籍。

張先生是都超媽媽的“圈友”,他介紹了自己兒時讀這些書的感受。“我小時候也看武俠小說,金庸、古龍、卧龍生的都看。但這些小說多多少少都會涉及一些情愛和暴力。我覺得還是等孩子再大一些、思想再成熟一些的時候看吧。”而他的觀點與都超媽媽其他“圈友”的意見都很一緻。都超媽媽二話不說掐斷了孩子想要“超綱”閱讀的心思。但這一行為讓小都超很不解:不是說閱讀是好事嗎?閱讀範圍廣難道不對嗎?

市區白女士也有類似的遭遇,但她的苦惱來源于網絡推送。白女士的孩子曉葵(化名)是一名五年級的女生,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閱讀,當家裡的藏書無法滿足她的需求時,她就會拿起平闆電腦自己在閱讀APP軟件上找書看。結果,白女士發現孩子看的小說居然是“霸道總裁愛上我”這一類的内容,她吓了一跳,“明明都是設置了青少年模式,為什麼還能推送這類書籍?”白女士對着孩子苦口婆心地解釋:這種是言情小說,還不适合你現在閱讀,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但似乎沒什麼用,白女士發現孩子還會偷偷進行閱讀。對此,小葵也有她的解釋:“書都看到一半了,不看完會很難受。”

閱讀該不該設年齡限制?家長們吵翻了

在聊到閱讀話題的時候,白女士坦言,如果發現孩子在讀言情小說,她倒是很容易分辨出,并且可以立馬制止,但難就難在有些很經典的書籍普通家長很難辨别是不是适合這個年齡的孩子來閱讀。當她在自己的同學群裡和老同學們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一群家長吵翻了。“讀”還是“不讀”,大家各抒己見。

“一旦出現問題,你就知道什麼叫焦頭爛額!”老同學鄭女士說,她前段時間幫孩子整理被褥時發現了一張帶點“色情”的素描畫。正在讀初一的兒子後來向父母坦白,他是因為看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小說裡有大量的“性”描寫,他一時沖動就将這些情節偷偷畫了下來。鄭女士難免有些焦慮,“平時我都會按照學校提供的閱讀書單為孩子購買課外讀物,但到了周末他會自己去圖書館或城市書房看書,也是防不勝防。”“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鄭女士的丈夫倒是挺淡定的,他覺得性意識的出現,是青春期典型的心理表現,孩子有好奇心很正常,隻要正确引導就行了。

“小時候看了好多瓊瑤的言情小說,長大後才發現裡面的三觀很不正,對我的婚戀觀也有一定的影響。”家長李女士認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孩子在閱讀時就應該對書籍再三挑選,涉及言情和暴力的内容都不行,再經典的書都不行。“一些獲獎的文學書籍,類似《白鹿原》《廢都》,給高中生看都覺得還早呢。”她還建議家長要對家裡書架上的書進行精挑細選,不适合小孩子讀的都要放好藏好。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書讀多了,人自然也就有了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80後的吳先生不以為意,他認為一個人的三觀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不會因為某一本書,或者書中的某一段情節内容而決定。他說自己小時候看了好多大人覺得不宜的書,比如黃易的《大唐雙龍傳》,但不影響他如今成為一個事業還比較成功的小企業家。

不是所有名著都适合中小學生閱讀

作為閱讀項目的導師,溫州市南浦小學的陳秀靜老師特别關注孩子的閱讀情況,也會通過閱讀打卡來觀察留意學生的閱讀書目。她偶爾也會發現有學生閱讀“超綱”,看起了情感類的小說。這時候老師就會及時跟進了。“現在的孩子對感情的好奇更早也更加敏銳,但目前階段還是很懵懂的。”陳秀靜建議家長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多和孩子溝通,甚至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幫孩子建立起對感情的正确觀念。

“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給思想還未成熟的中小學生看,名著中也會有一些不适宜的内容。”溫州市實驗中學語文老師周鋒舉例,中國四大名著《水浒傳》中有大量表現暴力傾向的描寫,感覺是在宣揚暴力,這時,老師就會建議學生要結合整個作品去解讀人物。“要正确理解時代所留存下來的烙印,理性辯證地看待問題。”周鋒解釋,很多名著都有一個核心點和精華點,在閱讀前,除了對課外書的選擇進行把關之外,家長最好先和孩子溝通,書裡哪些點是值得看的,給孩子正面細緻的閱讀引導。

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奇也同樣認為,經典名著未必都适合孩子,比如不建議小學生過早地閱讀《紅樓夢》這類經典名著,真要看可以去看删減版的。小學階段的孩子更适合多看些科普讀物和兒童文學類的著作。周奇認為,一方面家長需要給孩子的閱讀單做好篩選和過濾,特别是名著的内容也需要先了解是否适合孩子。家庭教育中,父母也需要有意識地提升孩子對名著的辨别能力,有正确的是非觀,知道什麼樣的年齡該讀什麼樣的書。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也要多聽聽長輩的建議,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不斷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在今天信息化時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宜疏不宜堵。

相關鍊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8457507_16509_wzsb.html?source=1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