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人民日報歐洲網:“雙減”政策之下,我們如何做父母——全國家庭教育專家周奇支招

發布日期:2022-08-17 浏覽:

6月30日,溫大家庭教育工作坊負責人、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溫州大學家庭家教家風講師團團長、溫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育系支部書記周奇老師受邀來到溫州市永嘉縣橋頭鎮參加橋頭鎮中心小學第一屆校級家委會第一次會議,為大家主講《“雙減”政策之下,我們如何做父母》。

在講座中,周老師先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描述“雙減”前的情況孩子如果不額外上輔導班,就跟不上學習了。上課外輔導班,或者請家庭教師,是孩子節假日的主要生活方式,而孩子成績不但沒有提高,還下降了不少。随後她指出,在“雙減”下,家長更需要轉變“孩子如果不額外上輔導班,就跟不上學習了”的觀念。她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若隻有學校而沒有家庭,或隻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承擔起塑造人的細緻、複雜的任務。”家長需要樹立正确的親子觀、成才觀、家教觀,掌握家教方法,優化家庭教育,從而與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周老師特别強調,雙減之後,父母要告訴孩子好好做人,需要懂得自律;好好學習,學習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需要付出努力,上課認真聽講,多提問題,善于想象,積極思考,養成好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

周老師特别提到,家長應首先注意做人的品德,教育之要在育人,“授業解惑”的終極目的是育人。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全社會凝聚共識,尊重兒童的休息權、健康權,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走出“短視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從根本上守住兒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線。其次是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善待孩子的奇思妙想。孩子的求知欲相對旺盛,需不斷地把外界的知識進行内化。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最後是家長要有效陪伴孩子,降低與孩子的無效陪伴時間,形成固定的親子時間,父母與孩子可以創造共同感興趣的事情與機會。

周老師在講座中,語言幽默生動,案例豐富接地氣,大家聽後都表示收獲滿滿。

家庭教育愛先行,巾帼奮進新時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風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社會的風氣。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從教數十載來周奇老師一直行走在家庭教育公益的道路上,走進媒體,走進文化禮堂、街道社區、學校幼兒園等,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家長們普及家庭教育相關知識為省市家長、教師等講座近九百場,尤其在樹立良好家風、親子教育等方面發揮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并作出突出貢獻,使數十萬家庭受益。榮獲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溫州大學教學名師、溫州大學最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如今,周老師依然奔波在路上,現身說法,無私奉獻,讓優秀的家庭文化譜系浸入人心,成為人人崇善向美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引導從而凝聚民族複興的時代偉力譜寫壯麗的時代凱歌。

相關鍊接:http://www.peopledaily.eu/zgxw/20220817_87710.html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