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8-17 浏覽:
整合家校育人力量,科學指導家庭教育,促進家校溝通,構建全方位育人體系是當前中小學校落實教書育人任務的重點内容之一。聚力家校教研需求,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和巾帼文明崗走進溫州市第二十中學,推出為期2天的“家校共育”為主題的暑期教師校本研修活動。
本次教研内容設計立足溫州市及龍灣區家校合作現狀,結合溫州市第二十中學已有的“家校共育”基礎和成效,以如何有效推進家校合作,完善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為重點。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浙江省婦女兒童發展智庫專家、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巾帼文明崗崗長長周奇老師向在場教師介紹從《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看如何做父母,并做專題講座《親子溝通的有效方式》。周老師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家庭教育“三注重”的重要講話,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向各位老師闡明了監護人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主體地位。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生理和心理發生極大的變化。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溝通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通常是通過親子溝通實現的。講座中周老師從“什麼是親子溝通”、“親子溝通的困惑”、“親子溝通的有效方式”三個層面來系統闡述,解構了從困惑到成因再到有效方法的因果循環,現在的孩子生長在一個新時代,對理解、平等、尊重等有着更強烈的要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很多時候需要被“聽見”,他們的想法需要被“尊重”。并加以豐富典型的案例,邏輯嚴密,層層遞進,通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提高家庭教育指導水平,最終實現家校溝通,協同育人,不管是身為教師還是家長,都受益良多。
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成員、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黨委副書記章園園老師從“危機幹預”角度入手,做專題講座《家校合作 協同共育》。在講座中,章老師先剖析《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的相關數據,尤其關注“孩子眼中的父母”、“班主任與家長”這兩個闆塊的數據及情況。而後重點強調“如何進行有效的家庭合作實踐”:分析四種家校合作中的典型類型(漠視型、抗拒型、矛盾型、依賴型),并結合具體的相關案例,既有理論,又有實操,在最後還引領教師繼續深入思考,闡明相關問題與方向,給教師們打開一道家校合作的實踐之路。
家庭教育愛先行,巾帼奮進新時代。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巾帼文明崗不斷服務地方,服務基礎教育。尤其在樹立良好家風、親子教育、家校合作等方面發揮引領和指導作用。
相關鍊接:http://www.peopledaily.eu/zgxw/20220817_8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