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4-11 浏覽:
2018年4月9日,溫州大學第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之星”、“優秀指導老師”名單出爐,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張新老師、周文同學獲得了此項殊榮。
每一位學生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指導老師的辛勤指導。首先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溫大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小教系的張新老師,一名具有豐富競賽指導經驗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指導老師。
在課程教學中,張新老師勇于擔當,一年來共計完成《機器人競賽與輔導》《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論B》《科學技術發展史》《小學科學實驗與指導》《小學科學實驗與器材制作》課程等六門課程。
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之後,張老師主編的《小學科學實驗與器材制作》實驗教材正式出版,在同類教材編訂中處于領先地位。
張老師原來是一名物理學科的教師,2005年受學院委托開設《機器人》課程的任務。從零開始,自學《機器人學基礎》《單片機C編程》等書籍内容,刻苦鑽研,在2007年成功開設了《機器人》課程,撰寫的論文榮獲第22屆溫州大學教育科研學術年會一等獎。
近三年來,張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訓練指導工作主要分成兩類:
一、指導學生進行智能機器人的創新訓練與競賽
連續七年參加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舉辦的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榮獲一等獎5次,二等獎10次。
二、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訓練
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水平,張老師将創新機器人設計與競賽團隊入住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博雅創客空間。
張老師鄭重道:“智能機器人作為創新教育的平台,受到小學教育的重視,很多小學都開設機器人興趣小組,參加全國比賽。所以,利用大學教育期間,多學習掌握智能機器人知識,進行創新訓練,可以讓小學師範生在畢業後擔負起指導小學生機器人訓練與競賽指導工作。”
其次我們來認識一位優秀的小教學子——周文,15小教3班學生。張新老師從大一開始一直是該班的班主任。學業上,她刻苦努力,曾獲得了5次一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稱号,并連續兩年獲得省政府獎學金;工作上,她踏實肯幹,曾任知心姐姐團隊負責人、班長、學生會成員等職務,多次獲得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
身為師範生,她在不斷加強技能訓練,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自主創新能力成了當代人才的一個重要特征。從大一開始,她就逐漸接觸了三大科研、創新項目。
一、浙江省新苗人才計劃:
大一加入了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知心姐姐團隊,從團隊志願者變成負責人,在知心這個平台的推動與楊麗君書記、嚴曉秋老師以及班主任張新老師的指導下,開啟了她的大學科技創新之路。
從大一開始,她準備項目的申報,着手于知心兒童成長服務公益創業平台的研發與應用。功夫不負有心人,以她為負責人的項目在2017年度省新苗人才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項目中立項。
二、浙江省挑戰杯大賽:
大二的時候,跟着生環學院的李軍院長和唐華老師參與了省挑戰杯籌備小組。她說:“參加挑戰杯準備的拼勁,那種磨人的感覺,那股團隊合作的力量是一輩子不能忘記的。”
三、浙江省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大賽:
去年,知心團隊有幸獲得了浙江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大賽一等一的好成績,也被評為“2017年度浙江省最佳創業實踐之星”。這個榮譽是對知心團隊創新創業的肯定,讓她的職業生涯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讓更多的“她”們成長的更好。
提升科學素養、堅持科技創新是周文同學一直的追求,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同時,她也意識到這是一生的積累,需要長期的努力。
願每一個懷有科創夢想的你,終有一天,在披荊斬棘之後,不負榮光。
周文、馬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