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3-13 浏覽:
3月10日,在指導老師劉海霞的陪同下,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文學創編工作坊的小夥伴們一齊到溫州市的老城區參觀考察,啟動本學期的特色采風活動。
周六清晨,文學創編工作坊一行十五人先來到老城區的朔門街。街道還留有中國傳統城市的坊市結構痕迹,狹小悠長,隻容三四人并排步行,聯通的窄巷甚至隻容一人行走。擡頭仰望,一條街大多是兩層木結構的矮屋,窗戶上面的雕刻古樸自然;瓦沿整齊劃一,有的下面懸挂繪有水墨畫的紙制燈籠,為這淄黑添了不少明豔的色彩。老街也因地制宜開發成旅遊特色街,清吧、婚紗店、制陶坊等商鋪錯落地駐在這條石闆街的兩側。工作坊的成員們走走停停,時而聽着海霞老師的耐心講解,時而拿出手機記錄景色。我們還參觀了老街的民居,并和熱情的古街居民合影留念,分食了溫州的特色食品——松糕。
接着,工作坊的小夥伴們又來到了朱自清故居和南戲博物館。一入朱自清故居,大家便被前院盛放着的一樹海棠吸引了,不禁想到他在《看花》裡寫的“最戀戀的就是西府海棠”。大家魚貫進入廂房,參觀了朱自清的舊物,了解他的生平,為他高潔不屈的品質而歎服。與朱自清故居相毗鄰的便是南戲博物館。宋元時期興起于溫州的南戲,對中國的戲劇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裡面的藏品除了精制細作的戲服、品種花色多樣的臉譜,還陳列有栩栩如生的木偶。小夥伴們一邊參觀,一邊閱讀着手裡的博物館介紹,都被這些文化寶藏深深吸引了。
出了博物館,一行人又分别參觀了瓦市小學和墨池小學兩所百年名校。兩所小學各有自己的建築特色。瓦市小學的參天大樹,墨池小學的民國建築都給成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任教于墨池小學的12級王麗君學姐還專程趕來,為工作坊的成員們進行了一番導遊。
穿過帶有江南園林風格的墨池公園,一行人來到了東瓯王廟。廟外成群的鯉魚,恢弘大氣的唐代建築映入眼簾。登上階梯,就能看到一座巨大人像肅然地坐在大殿中央,兩側的長明燈照亮了大堂。大殿兩側的壁畫重現了東瓯王朝時期百姓的生活狀況,而後殿的博物館所陳列的出土文物,更是帶大家重回了兩千多年前的東瓯王朝。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海霞老師帶着一行人吃完簡餐,大家踏上了回茶山的路。這次的老城區參觀,工作坊的成員們放松了心情,更好地了解了溫州的本土文化和老城區保護情況。作為未來教師,要熱愛、傳承并發展鄉土文化,老城區之行讓大家深思力行,受益匪淺。
通訊員:盧雅群(文) 薛雯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