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面向五年制學前專科專業)課程建設研讨會
教師教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是教育部為大力深化教師教育改革,深入實施《教師教育課程标準》,全面深化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結合國家“本科教學工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的實施,專項開展的課程建設活動。
溫州大學教育技術專業胡來林教授自成功申報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以來,根據申報計劃積極組織課程團隊開展調研工作。2013年6月26日,在溫州大學行政樓1012會議室再次召開了“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研讨會”,會議主要任務是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設計方案再次确認、修正調研。參會人員包括了課程建設團隊成員溫州大學教育技術系張新立、劉根萍、賴文華、楊剛等四位教師,以及宏德幼兒園陳娴、諸兆豔等二位教師,同時邀請了我校學前專業林炎琴、戴聰聰、李曉燕等三位教師作為此次研讨會的專家共商建設方案。此次會議主題緊緊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讨論:(1)學前五年制學生性格特征是什麼?(2)教師在教學上是如何适應學生這些性格特征的?(3)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在教法上有何特點,學生學法上有何特點?(4)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可能需求有哪些?
就上述主題内容,會上各位教師都積極發表了有建設性的意見和想法。如,課程負責人胡來林教授談及三個方面的内容:(1)詳細彙報了課程申報工作;(2)教育技術專業團隊如何建設好五年制學前專科課程;(3)如何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上體現專業特色,并尋求新的增長點。林炎琴老師從不同年齡段的學前兒童教學特點出發,對課程建設提出了中肯的意見;李曉燕老師就語言領域對課程建設中教學設計方面提出了針對性意見;戴聰聰老師從幼兒教學資源設計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陳娴老師從幼兒課堂管理方面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最後,課程負責人胡來林教授總結了此次會議内容,并提出為了實現《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面向五年制學前專科專業)課程建設的實效性,還需要實現幾個結合,即大學與幼兒園相結合;教育技術專業與學前教育專業相結合;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師發展和團隊建設相結合;課程建設和科學研究相結合;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等。同時,在聽取各位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對深化課程改革以及今後的課程建設等工作,如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調研,幼兒教師和學前教師的訪談、教材編寫進度、課程教學分工、課程資源設計和教學論文撰寫等進行了專門籌劃和安排。
本次研讨會上,參會教師發言積極,交流氣氛活躍,讨論内容豐富,為《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面向五年制學前專科專業)課程建設的進一步修訂與調研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切實可行的計劃,為下一步完成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