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23 浏覽:
落葉之秋,微風徐來,所有美好不期而遇。為了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使新課标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中,2022年10月20日下午,在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舉行第九屆溫大師範生課改領航活動全科專場。本次活動以線下與線上共同進行的形式展開,參會人員有我院2019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本次活動展示了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教師精心準備的三堂課例,還邀請了我院金建钰博士點評。活動猶如一場及時雨,為同學們在整合教學上提供了思路,明晰了方向。
徐然、周秋愛、潘海鷗老師合作執教《探索聲音的奧秘》一課以大聲音博物館的情境導入,帶領學生走進三個富有特色的展廳。在“聲音寫真館”展廳,徐然老師用輕緩而又富有活力的聲音,為學生娓娓道來大自然的聲音的神奇之處,帶領學生走進了聲音。在“聲音實驗站”展廳,孩子們對“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猜想,再借助各種實驗器材研究更多物體是怎樣發出聲音的。“秋雨唱歌呀,滴答,滴答,秋風彈琴呀,沙沙,沙沙……”在“聲音魔坊”展廳,孩子們在潘海鷗老師的指導下用鼓、沙錘、雙響筒、碰鈴伴奏,合作完成了一場秋天的音樂會。
第二節課是由章超、戴飛祥、張馨月老師帶來的《童年趣事多》。課堂伊始,活潑的章超老師利用音樂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和孩子們玩起了“音樂捉迷藏”遊戲,結合音樂的速度、旋律,用身體動作表達聽到的音樂片段。誰喜歡玩捉迷藏呢?戴飛祥老師帶來了一首兒童詩《捉迷藏》,通過猜想、分類、朗誦等方式充分感受了散文詩的優美。品讀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仿照着這首詩進行創意寫作,一首首獨特的詩歌從小作家們的筆尖流出。結束了文學的徜徉,張馨月帶着孩子真正玩起了“捉迷藏”遊戲。遊戲中,孩子們一邊進行擺臂、墊腳跳、高擡腿等技術動作,一邊躲避,在玩的同時進行身體素質訓練。
在第三節課中,舒鑫婷、項淑怡老師帶來了《争做學校小導遊》課程。舒鑫婷老師借助圖片,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了解各項體育活動,并借助句式介紹豐富的活動。“過幾天,來自肯恩大學的英語外教要來到我們學校,我們還可以用英語向他介紹。”項淑怡老師開展了英語教學,孩子們用雙語介紹校園,各個落落大方,語言流暢,聲情并茂地介紹着操場、食堂、書吧……“可是,同學們會寫的字不多,要用什麼代替這些字?”數學老師帶來了好方法,利用箭頭将幾個地點連起來進行路線規劃。最後,孩子們進行小組合作,運用所學的方法用中英文介紹自己的學校,真正做到了融會貫通。
三節課後,我院金建钰博士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他從新課标解讀出發,點出了課程整合、跨學科學習的重要性,逐步向我們闡述着他對于課程整合的一些實施看法。他表示,在課程内容的開發與設計方面,應注意有效的學科滲透與學科拓展,緊緊圍繞“5C”目标,協調教育要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本次整合教學領航現場會如春風化雨,拂去了19級小教學子的困惑,為今後的教學指了一條明路。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是圍繞整合教學而舉行的一場盛會,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對于今後的教學産生了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