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11-20 浏覽:
各研究生:
為積極構建藝術與思政深度融合的教育體系,将研究生教育與藝術思政有機融合,探索藝術思政化、育人學術化的創新路徑,學校決定開展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
擁有我校正式學籍的在校研究生(不含畢業班研究生)。
二、立項辦法與資助類型
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拟立項15項,分别為校撥經費項目5項和自籌經費項目10項。人文學院、音樂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限報3項,其他文科學院限報2項,理工科學院限報1項。
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設校撥經費項目和自籌經費項目兩類。校撥經費項目:學校将給予每項3000元研究資助,一次性撥付。鼓勵各學院對立項項目提供必要的配套資金和條件保證。自籌經費項目:由學生本人自籌。自籌經費項目的經費資助額度原則上和校撥經費項目相同。
本專項資助經費使用參照《溫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創新基金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中的經費使開支範圍。
三、申報條件
(一)項目負責人為學校正式學籍的在校研究生(不含畢業班研究生)。
(二)項目負責人必須真正承擔和負責組織項目實施,不能從事實質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請。
(三)每位研究生作為項目負責人限報1項,且參與項目不得超過2項;獲得“2024年度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立項的項目不得同時申報本專項。
(四)申請項目須經負責人主導師同意,并承諾給予項目研究指導。
(五)項目提倡以課題組(成員6人以内)的方式申請,鼓勵以博帶碩,以碩帶本,學曆交叉申報的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四、申報及評審程序
(一)研究生填寫《溫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申報書》(附件1),由導師簽署推薦意見後報送至學院初評。
(二)各學院根據名額分配數組織專家進行初評,排序後報送。
(三)學校組織專家進行終評,公示評審結果,發文并發放立項證書。
五、項目管理
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研究期限為1-2年,原則上允許延期一次,延期到期後仍未結題,黨委研工部發文撤銷其立項資格,校撥項目收回剩餘經費。
六、選題與方向
在藝術思政創新,藝術思政與“大思政課”建設、人才培養、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等融合研究,專業課程與思政育人協同研究等方面,自拟題目。參考選題如下:
1.“大思政課”格局下高校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現狀調查
2.“藝術+思政”全過程融合教學機制研究
3.“藝術+思政”全鍊條實踐育人機制研究
4.“藝術+思政”全系統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5.“大思政課”格局下學校“藝術+思政”耦合的實踐研究
6.原創歌劇《五星紅旗》的育人價值研究
7.“藝術思政大課”育人功能研究
8.藝術課程與思政教育協同研究
9.藝術思政生成機制、價值探索、體系構建、表現形式、實踐探索、平台建設、機制建設、創新路徑等研究
七、注意事項
(一)應避免研究生用導師已立項的各類項目或子項目來重複申請創新基金項目。
(二)研究項目所産生的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的所有權歸溫州大學和項目組成員共同所有。凡對外使用(發表、出版、轉讓、上報及申報獎項等)資助項目産生的所有成果均必須以溫州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并注明“本課題由溫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資助”字樣(含課題編号),英文翻譯統一為“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the Graduate Innovation Fund of Wenzhou University, under the special research pro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rt’”;否則,所有費用不予撥付或報銷。
八、材料報送
請各研究生積極申報,并以班級為單位于12月1日前将申報材料紙質版報送學工辦(南校區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電子版發送至班長群,逾期不再受理。
紙質版:《溫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申報書》(附件1)1式2份;《XX學院溫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藝術思政”專項研究項目申報彙總表》(附件2)簽字蓋章。
電子版:将所有報送項目彙總到一個壓縮包,以“藝術思政專項+XX”命名;每個報送項目單獨一個文件夾,以“項目名稱”命名,内含“項目名稱”和“項目名稱(去除信息版)”2份申報書。(注:去除信息版請去除項目申請人、項目組成員及導師等信息。)
聯系人: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