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公告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理論學習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青年之聲 響徹藏地——“兩項計劃”西部志願者走進西藏

發布日期:2016-10-07 浏覽:

有一群人,他們背井離鄉,在高海拔地帶默默付出,創造他們的價值;有一群人,他們克服生理的不适應,在西部守護這片安甯的土地,擁有他們的幸福,他們是“兩項計劃”志願者。

曆年來我院學子“兩項計劃”志願服務參與度頗高,近四年共有11位同學參與。2015年,我院畢業生賈彤、鐘靜冰、祖木來提·亞力坤和吳勝潔響應“兩項計劃”的号召,奔赴西部,來到新疆和西藏,投身志願服務。今年,溫州大學9名“兩項計劃”志願者前仆後繼,趕往祖國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其中,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畢業生朱芸、胡周炎等人響應國家的号召,放棄内地優越的條件,毅然前往西部地區,為藏地人民貢獻自身的力量,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志願者服務精神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記者團的同學有幸采訪到其中3位志願者。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仍然熱情地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支教生活 苦中作樂
16屆畢業生胡周炎,他是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如今他已是西藏那曲地區小學的一名數學老師。他放棄了在内地已經考上的編制,毅然來到西藏支教。“内地人才濟濟,但西藏人才緊缺,而自己也擁有施展抱負的舞台。當初的我隻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能走出西藏,與内地的孩子享受一樣的教育。”談及來西藏支教的初衷,胡周炎一陣感慨。
在支教的日子裡,胡周炎除了需要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會到處走走。住的地方沒有網絡電視,隻能通過讀書看報來獲取外界的消息。周末志願者們齊聚一堂,生活别有一番滋味。
胡周炎告訴記者,西藏地區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這裡天藍水清,空氣清新,民風淳樸,但是海拔較高,對身體素質的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在平均海拔5431米的那曲地區。既然選擇了西藏,便不顧風雨兼程。
服務基層 心系藏地
吳勝潔,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14屆畢業生。他為了心中的理想來到了貧困的西藏那曲,先後在那曲的縣法院、團縣委、地區政協三個單位默默地奉獻了近兩年的青春。他表示雖然一開始是一時興起,雖然西部的生活比想象中的更苦,但卻永遠不後悔來到這片土地上,并且深深地愛着這片土地。
應用心理學專業的16屆畢業生朱芸,她在西藏林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做着普通公務員的工作。在朱芸看來,這裡的生活稱得上“平淡”二字。對于苦,她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同于多數人認為的物質上的貧乏、精神上的缺失,更多的是初到西藏的生理上的不适應。一旦克服生理上的障礙,那就不存在“苦”了。”
對于朱芸來說,參與兩項計劃,一方面是出于對西藏的喜愛,另外也正是響應了國家的号召,支援正在發展的西藏。在西藏,朱芸有着太多感動,包括藏族人民對信仰的忠誠、對陌生人的善意、對自然的敬畏,這些都會讓人熱淚盈眶。朱芸給了西藏很多,西藏,也賜給朱芸一筆巨大的财富,那充實的幸福感、平靜的内心、慈悲的态度和享受生活的熱情。
送上建議 期待再會
作為參加過“兩項計劃”的前輩,他們也給想要參加兩項計劃的學弟學妹一些建議,傳授一些經驗。
吳勝潔學長道:“在大學的生活中,在學好專業課程的前提,首先要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它決定了你一生奮鬥的方向。或許在西部的日子會很苦,但當你回首往事時,會發現這将會成為最好的回憶。也希望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學弟學妹們,在青春年華中多參加一些志願活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胡周炎從自己的經曆出發,給學弟學妹們提出了幾點建議: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堅定不移地去做;做有意義的是,不必太過計較得失,總會學到什麼;時刻牢記溫大的校訓,以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博、愛、雅、藝”的師範氣質勉勵自己,做一個為自己自豪的新時代青年。
朱芸也感慨道:“在想好來之前,首先要擺正心态,即便你在西部隻有一份普通公務員的工作;其次全面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再者,西部志願者歸當地團委管轄,管理嚴格;最後是高原反應問題。如果下定決心想要成為一名西部志願者,學姐必定手捧哈達相迎。”
那些遠赴西部的志願者們,他們用青春,用熱血,用激情诠釋了對教育的熱愛,對社會的奉獻,對祖國的赤誠;那種傳承的精神,正如溫大精神:浩浩蕩蕩,深深烙在每位溫大學子心中!作為一名大學生,雖然隻是一顆小小星辰,也應努力投入到兩項計劃中來。用激情點亮青春,用汗水鑄就平凡。努力為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力量!
通訊:舒思思 陳佳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