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12-12 浏覽:
11月23日,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機場、車站、酒店、大劇院,匆匆穿梭的是這樣的一群人:紅帽子、紅馬甲,腳步時而緊湊,時而輕緩,匆忙中又帶幾分穩重。第十二屆中國合唱節“百年合唱,中華夢想”在溫州市榮重舉行,曆時五天(11月25日-29日)。正是因為這一特殊的使命,溫州大學的54位志願者們(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51人)便穿上了“紅馬甲”、戴上“小紅帽”等志願者的标志裝束,在這寒冷的冬天留下他們溫暖的足迹。
片段一:真誠的“交心”
張雨晴,接待的團隊是重慶西南大學秋韻合唱團。時光飛逝,兩天的志願者服務時間就這麼過去了。相見時陌生,到現如今的相識,才僅僅48個小時,但是她和60多位來自重慶西南大學秋韻合唱團的老師們接下來了深厚的情誼。依稀記得比賽結束後送老師們回賓館的路上,相互感謝的場景:他們感謝志願者為他們的溫州之行帶來了便利和歡樂;而志願者感謝他們給予我這次機會能為他們服務,一個笑臉、一個點頭,彼此心靈相通,此時充斥着車廂内隻有歡聲和笑語!
或許他們沒有記住志願者的名字,隻記得那個帶着紅帽子的小姑娘——小張;或許小張隻認識其中六十分之四的老師,但我記住了他們每一個人慈善的面龐。
片段二:出發咯!大劇院!
金慧智,接待團隊是貴州省貴陽市教師合唱團。早上7:00她就已經來到新南站的金茂皇冠大酒店的大廳等待合唱團成員的集合,與合唱團的領隊張老師進行時間安排的再次确認,提醒老師們來大廳集合的時間并清點人數。此外她的工作就是與接送客人的大巴車的司機師傅進行聯系,确認司機師傅是否記得今天的
發車安排,并提醒司機在指定時間到達酒店等待客人上車一起去溫州大劇院。
片段三:志願者的友誼
林日克,接待團隊是福州大學至城學院混聲合唱團。這一團隊都是與志願者小林年齡相當的大學生,雖然小林隻帶了他們兩個小時,但是他們的團隊團結意識和聲音的美妙深深打動了小林,直到現在,小林都還保持與他們所有人聯系。
也是在那天,小林認識了好多在大劇院工作的大姐姐們,一見如故, 在回去的車上,當小林對他們可能是最後一次服務他們時,他們都十分不舍,且一直道謝。下車的時候,一個個都吵着要和小林合照,親切地伸出手和小林握,稱贊小林是好小夥子。
片段四:寒風中的等待
張霜琳,接待的團隊是江西城市職業學院女生合唱團,該團隊是自己開校車參加比賽,志願者需要在溫州西高速路口等候接團。對市區不熟悉的她在老師的悉心解說下找到西高速路口,開始接團等待之路十二月的傍晚已經頗有寒意,天色漸漸暗去,路燈早起亮起,路上的行人都裹緊衣裳,加快步伐,誰也不想落下在夜幕中。但由于該合唱團對溫州人生地不熟,加之出發有些延誤,整個團隊真正到達時間比預期晚了将近三個小時。當小羅老師與她接頭時,還沒等她開口,他就急忙邀她坐上車,為她在寒風中瑟瑟等候了這麼久而深感愧疚。
志願者心得
溫州這幾天的風很大很烈,而志願者們的臉上總是閃現着一絲淺淺的微笑。細心中化開繁瑣的印記,真誠中聚集心意的溫暖。多一份服務的心,多一份溫暖,社會将多一份溫暖。志願活動後,各個可愛的志願者也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比賽過後,合唱團的團員們依舊懷着意猶未盡的心,一路哼唱,看得出來,他們發揮得很好。于是,懷着一顆激動而又戀戀不舍的心,我們回到了酒店。
——張佳輝
最後一天我送他們個個回程,我莫名的有些不舍與難過,手就是不聽使喚的揮不動,他們在車上個個笑着看着我,突然相視齊聲喊道“小葉,真心感謝你!”
——葉振宇
生命是一段不會逆流的河,此次的志願者活動在我平靜的流淌中劃過一陣漣漪,漣漪中閃着陽光的金色,我心溫暖。
——任春雷
這次我負責接待的是安徽金安徽混聲合唱團。在送團離開酒店去動車站時,團隊中有位女士的衣服落在了酒店房間,由于時間比較緊了,我立刻沖上樓幫她去去把遺漏下的衣服拿下來。看到自己失而複得的衣服,女士很感動,我也為能幫上忙感到很愉快。
——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