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日,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實驗中心科學探究實驗室舉辦了一次别具一格的科學探究活動。參與人很特殊,是來自溫州市水心小學的18對家庭,活動旨在加強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促進親子關系。本次課程由金建钰老師指導,楊揚、王程昊和婁巧萍同學全程協助。
活動伊始,大家跟着小助手參觀科學探究實驗室。面對着各種“高大上”的科學儀器和室内養殖的各種小動物,小朋友們提問多多,想法多多。“大朋友們”也積極提問,也對新事物展現出了無限的求知欲與探索欲。
實驗探究分為理論講解與動手實踐兩部分。首先,金老師向家長及孩子講解了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以及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大朋友”與小朋友們都“貪婪”地側耳傾聽,如同一隻隻饑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接着,在金老師的組織下,家長和孩子兩人一組,有合作又有分工,先琢磨怎麼使用光學顯微鏡,然後一同觀察草履蟲永久裝片,再開始動手制作紫鴨跖草臨時裝片。顯微鏡前神情專注的他們,像極了科學家。不少小朋友還紛紛拿出“神筆馬良的畫筆”,開始記錄他們眼中的神奇世界。
“爸爸,我看到了!”“孩子,我來看一看!”……他們彼此邁出了一小步,卻靠近了一大步。
活動接近尾聲時,金老師提議将顯微鏡下的神奇世界進行手機拍攝,并邀請部分小組上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大朋友們”不禁感慨:同孩子一起重溫了久違的課堂時光,好難得!
此次親子科學探究活動,給來自水心小學的客人們提供了一個親子交流的平台。為他們帶去的不僅是一個快樂的周末,更重要的是在收獲科學知識的同時,搭建了心與心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