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5-27 浏覽:
2019年5月25日13:30,在這惠風和暢,萬物并秀的時節,大時代•新師路---2019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學長課堂活動在溫州大學岩松堂白鹿廳隆重舉行。本次學長課堂由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主辦,小學教育系和科探空間工作坊承辦。到會的學長有畢業一年的新手教師和畢業多年的優秀教師,他們将與教院學子一起聚焦“大時代背景下的新教師成長之路”。
第一篇章嘉賓緻辭隆重開場
到會嘉賓有科探空間工作坊指導師金建钰老師、09級姜蓮敏學姐(溫州市龍灣區金岙小學)、10級張耀尹學姐(樂清市實驗小學)、10級吳茜丹學姐(杭州市勝利小學)、14級王程昊學長(金華市湖海塘小學)、14級徐一甯學姐(無錫市協和雙語國際學校)、14級婁巧萍學姐(甯波市江北區費市小學),14級汪家園學長(蒼南縣江南實驗小學)、14級楊炯燕學姐(甯波市慈吉小學)和14級徐思婷學姐(臨海市巾山實驗小學)。在16級鮑珍怡和17級黃晨坤同學的主持下,本次學長課堂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楊麗君書記由于公務出差,無法來到現場和大家見面,請金建钰老師代為轉達她代表學院對返校校友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感謝大家百忙中抽空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傳經送寶。
開幕緻辭中,金老師談到剛剛結束教育見習的小學教育學生肯定有很多的疑惑,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在成為卓越教師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障礙?什麼才是教師的核心素養?相信通過學長學姐們的演講,必能解答學弟學妹心中不少的疑惑,為師範生成長之路提供方向和指引。最後,金建钰老師預祝此次學長課堂圓滿成功。
第二篇章主題演講傳經送寶
首先,給我們帶來演講的是14級王程昊學長。在校期間,他先後主持兩項校級課題和一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課題,4次獲得校級獎學金,分别獲得院和校級師範技能競賽二等獎。
作為一個剛工作一年的新手教師,他是怎麼樣成長起來的呢?王程昊學長向我們描述了他一年以來的心路曆程,并提醒我們剛踏入工作崗位時要提前做好準備,新手教師第一年必然會遭受挫折和失敗,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樂觀面對生活,樂觀面對學生。新手教師在剛進入崗位時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機遇與挑戰,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次機遇,一次成長。
聽完王程昊學長的演講,馬上有同學起來提問:“學長在進行區新苗比賽上課時自我感覺不是很好,為什麼最後還得了第一名?是什麼因素讓學長的課堂脫穎而出?”
王程昊學長談到自己上的是複習課,複習課與新授課呈現出來的課堂效果是有差距的,但自己端正好了心态,隻要上了講台,心裡就要有一杆秤,上完這堂課,教師要對得起班級的學生,不管效果怎樣,隻要達到這個目标就足夠了。他提出正是這個班級知識漏洞的存在,才讓他的複習課有了意義和必要性。
14級徐一甯學姐就職的學校是無錫市協和雙語國際學校,大多是小班化教學,與我們的傳統教育模式很不一樣。她提倡小班化教學,快樂教學。她們培養學生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自主探究,快樂學習。小班化教學提倡師生之間的近距離交流,這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活動的中心,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發展學生的個性以及促進師生情感的融合;她們教學形式活潑,有多種授課模式,讓學生特别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敢于開口;她們注重小組合作,共同提高;她們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16小教3班黃青青同學向學姐提問了智慧課堂的具體内容。通過學姐的耐心解答,我們了解到智慧課堂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通過智慧課堂,能夠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得到更大面積的普及,老師可以根據智慧課堂系統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大程度地發揮了課堂主體的教學功效。
随後是10級吳茜丹學姐演講的項目化學習活動過程中科學思維的構建——以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電》單元為例。吳茜丹學姐成績斐然,現在是2018年杭州市上城區優秀教師,區級以上教學案例論文獲獎15篇,獲得區級以上公開課優質課共9節。
吳茜丹學姐提到我們要用STEM的理念和實踐來改革我們的課程,包括課程内容、課程目标、課程設置、課程結構等;STEM理念的核心是培養人,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發明家那樣創新,像工程師一樣創造。中國的科學教師要解決科學課、科學教學中的問題,在項目化學習活動中學習,在項目化學習活動中評價。關于如何進行項目化學習,吳茜丹學姐以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電》單元為例,給在場的教院學子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首先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調整教材教學順序,接下來根據教材内容創設遊戲電路情景來助力科學思維的發展;之後進行主題活動,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如制作出穿越火線(簡單電路)、電路賀卡(開關控制電路通斷)、掃雷機(串、并聯電路)和故事盒子(綜合)等,培養了學生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的能力。
18小教4班葉如玉提問道:要成為一名卓越的全科教師,在大學期間如何培養自己的綜合跨學科能力?學姐提出在大學期間應該培養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這是衡量人才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10級張耀尹學姐分享了自己五年的教學經曆。張耀尹學姐第一年就職于樂清市白石小學,第二年擔任教研組長,第三年獲得樂清市優質課一等獎,第四年成為教壇新苗,被選調至樂清市實驗小學并擔任大隊輔導員,第五年成為樂清市骨幹教師;今年參與溫州市教學創新與評價改革項目組。基于她的成功經曆,她給我們的寄語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這五年中,她做的準備有職前準備、學習觀摩、教學展示、教學反思、日常教學。其中,她認為職前準備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在大學期間鍛煉的能力在工作中會慢慢體現出來。而教學展示不僅是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逼自己一把,提高自己的一次機會。
聽完學姐五年教學經曆的分享後,有同學提出:自己喜歡科學方向,但是又擔心招聘時科學方向名額很少。學姐談到我們需要提前查看當地教育局招聘網,了解當地的招聘信息。還有同學提出自己見習時将科學教案給指導老師看時,指導老師将一些花哨的東西否定了,那麼科學課導入是否需要豐富的形式呢?學姐認為小學裡提倡興趣與教學是不沖突的,可能是一些設計與教學目标不相符。
09級姜蓮敏學姐畢業六年,已然是一位優秀教師,在優質課方面頗有建樹。給我們上了一堂優質課“打磨記”。開頭,她特别強調,未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上好課非常重要。姜蓮敏學姐講到磨課有三種境界:境界一:參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界二:禅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境界三:禅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針對這三種境界,學姐也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1.設計教案時,思考這節課的學習增量。2.設計課時,一定要有針對性、趣味性和條理性,并且要給學生提供學習支架3.科學課要抓住科學本質、科學思維、科學方法以及科學大概念建構。學姐還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有效教學十講》,書上提到學習效率、學習質量和學習體驗是評價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标準。
第三篇章求學問是分享交流
聽完學姐學長關于大時代背景下的新教師成長之路的主題演講,台下同學都紛紛舉手發言,向學長們提出自己目前的困惑,學姐學長們熱情地解答了我們的問題并給我們準備了滿滿的幹貨。
本次大時代•新師路---學長課堂活動為教院學子提供親睹名師、親聽優秀校友,近距離觸碰教育本質的機緣。近兩個半小時的分享與交流,我們從學姐學長的親身經曆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此次學長課堂之後,相信我們每一位師範生都會重視大學裡的積累,培養師範氣質,打下紮實的師範技能基本功,為成為一名卓越的小學教師而不懈努力。
會後,評委會針對我院學子在互動環節中的積極表現,評出四位同學獲得本次學長課堂最佳提問獎:16小教3黃青青、17小教1許列萍、17小教3徐萍、18小教2王晨晨。獲獎學生将得到由科探空間工作坊孵化出來的呆萌小龜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