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12-25 浏覽:
組建于2011年9月的10小教中文班,在一年半的成長曆程中,逐漸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班級文化建設之路,那就是:彰顯語言文字的魅力,建設富有文化氣息的班級。以此為目标,同學們集體參加學院“藝術之春”語言專場的比賽,集體參加“京華杯”全國大學生寓言創作大賽和各級各類書寫大賽,群策群力辦班刊,齊心合力搬演課本劇。
正是由于結合專業、目标明确,我班同學在各類大賽中頻頻獲得佳績。在2012年春學院“藝術之春”語言專場中,我班12名同學的集體朗誦項目“春風如意”獲得一等獎;“京華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寓言創作大賽中,董靜秋奪得二等獎,林琪妮、葉蕾獲得優秀獎,胡碧桃獲得提名獎,另有9名同學作品入選大賽寓言集;周璐平在全國第二屆張鶴鳴戲劇寓言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根據林琪妮編寫的劇本創作的DV短片《春之路,夢之路》獲得校賽一等獎,省賽三等獎。葉蕾還奪得職業規劃大賽的校賽第二,省賽三等獎。郦嘉倩在校人文學院的“百年語文”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各類書法比賽中,我班同學在祝好好和朱豔然同學的帶領下,成績日新月異,頻頻獲得全國和省市級大獎。
本學期11月初,10小教中文班的班刊《采薇》正式出刊,并印刷了60餘份。第一期《采薇》月報以“萌芽”為主題,既有班級同學的美文,又有班主任劉海霞老師的佳作,還選錄了諾獎獲得者莫言的一篇作品。12月底,我班第二期班刊又将再次出刊。
12月21日是中國傳統的冬至,10小教中文班舉行了一次以小學語文課本為素材的“講故事”比賽。莫言在諾獎領獎辭《講故事的人》說:“該幹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身為未來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就該學會講故事、演故事,做一個讓孩子們喜歡的語文教師。
本次比賽以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故事為材料,意在鍛煉未來教師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和表現能力。52名同學組成15個小組,大膽創新,大多采用課本劇的形式表演。擔任此次比賽評委的是平和守正的“老班”劉海霞老師和氣質儒雅的施春晖老師。10小教中文的同學一改平日内斂的形象,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輕松飽滿的視聽盛宴,驚豔四座。
比賽伊始,同學們先給我們上了幾盤開胃小菜,講故事的氛圍漸濃,而後一幕耳熟能詳的《灰姑娘》掀起了比賽的高潮。選手們以诙諧幽默的表演方式,重新诠釋了這個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将我們帶入了神奇的想象世界,同學們精心制作的道具展現了各具特色的角色形象:雄赳赳的熊警官、純真的小木偶、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天真可愛的小兔子、狡猾多計的狐狸,為觀衆呈現了活脫脫的一部微型舞台劇,結構完整,組織有序。《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橋段更是讓人津津樂道,葉蕾、祝好好等同學帶領她們的表演班子,再次沖擊了觀衆的視聽覺。葉蕾扮演的孫悟空從道具到服飾、包裝已有八分形似,再加上對孫悟空語言、神态、動作等細節的模仿,讓人恍覺悟空再世,不禁從心裡飄出一句“大師兄”。祝好好将白骨精的妖娆風姿表現得淋漓盡緻,入情入戲的表演令人歎服。
文學作品的魅力在于讀者的二次創造,此次講故事比賽高潮疊起,歡聲洋溢,已經遠遠超越了其自身意義,讓班級同學彼此見證成長,共同參研課本。同學們盡展才華,彰顯了作為未來教師的紮實基礎和發展潛能。通過這次技能競賽,每位同學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在相互學習中成長。
10小教中文班永遠都是這麼的有特色,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我們正如早上的太陽,散發着耀眼的光芒。在未來的一年半學習生涯中,我們班級的同學還将繼續奮鬥,以認真積極的态度對待每一件事,建設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班集體!
(通訊員:許蒙蒙 王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