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11-29 浏覽:
2012年11月22日早上九點半,繼進行了小教系的小組研讨後,11小教中文班的同學又在班主任張龍老師的組織下,在北3-308教室開展了班級見習交流會,由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各組的研讨成果。在會上,大家各抒己見,各種想法和經驗在這和諧的氛圍裡不斷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
本次班級交流會由周瑞擔任主持人。交流會大體分為三個環節。首先,由各小組代表依次彙報本小組的成果,彙報時間為15分鐘。短短的15分鐘并不能完全表達同學們在見習過程中的各種體會和收獲,許多小組選擇了選取一個主題與大家進行深入探讨。從整個彙報來看,同學們在本次見習最為關注的主題是對小學課堂的設計與操作,班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以及對地區教育差異、公開課與随堂課差異的比較等等。通過一整個星期的觀察與實踐,同學們在這些方面獲得了許多見習指導師口傳身授的經驗和的實踐心得,同時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
第二環節是由張龍老師對各小組見習彙報做的歸納性總結。他将本次大家的見習表現概括為“欣喜”、“欣慰”兩個字。“欣喜”的是同學們能在更多教育問題的表象上進行深入的讨論與研究,結合理論知識增加了更多理性的思考;“欣慰”的是大家在見習過程中都能主動積極地鍛煉自己,完全參與到課堂和班級管理的各方面中去,更加全面地融入小學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去。在交流會的最後,由随機抽取的7名來自不同小組的同學對每一小組的結果彙報進行評分,以組為單位計入同學的研習成績。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見習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實踐理論的好平台,而見習交流會則為同學們又提供了一個将實踐轉化為新的更實用的理論的平台。校外與校内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輔,在這不斷的鍛煉中,大家褪去了青澀與幼稚,逐漸向成熟的老師看齊。(通訊員:邵海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