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下午,溫州市“十二·五”第三期中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結業典禮在溫州大學院路校區隆重召開。溫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王劍波,溫州市教師教育院孫有福,溫州大學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方益權,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院長鄭信軍和副院長胡瑜出席本次典禮。典禮由鄭信軍院長主持,王劍波副主任和方益權部長均在會上做重要講話。王主任提出校長隊伍要加強專業化,提高執行力,要學以緻用。方部長圍繞校長,巧解“博、愛、雅、藝,對于校長們提出殷切希望。
本次培訓曆時九個月,完成對來自溫州市直屬及13個縣市區65位校長的300 學時任職資格培訓。培訓除嚴格執行已有教學計劃外,大量征集學員意見,在校内外專家的指導下,在原有基礎上做了一定的調整,以提高校長領導力為目的,加強實踐力度,拓寬研讨範圍,打開交流局面。本次培訓氣氛空前高漲,校長們積極參與每一次的活動,由于班額适中,校長們之間的交流十分充分,産生了大量優秀成果,收獲頗豐。
正如學員代表王倩所言:“因為這個集體讓我有了存在感”,“ 有一天我終于明白了因為這次培訓讓我工作生活增添了活力和期待”。這不僅是一個教學場所,更是屬于溫州校長的集體,是一個同行暢所欲言的空間。我們的努力開始在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就想為校長、老師創設一方交流專業,互解難題的平台,不僅在講台上,在教室裡,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現代化的各種手段,虛拟的空間都可以為我們所用,用來傳遞教育理想,交流校園文化,質疑教育問題,溝通教育理念。
不論社會如何發展,我們的教師隊伍都應該是先鋒隊,他們應該擁有“博、愛、雅、藝”的氣質,他們應該擁有自由呼吸的思想,他們應該擁有高潔美好的靈魂!作為溫州市的地方高校,我們正盡我們所能,為地方的基礎教育服務,我們通過我們的成果——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所培訓的校長、老師,表達我們對溫州教育的熱切關注!
附第二職業中專副校長 張軍社 《雁山别序》(由65位學員和三位老師的名字所組成的華美文章)
雁山别序
甲午歲餘,三九之冬。時值興平盛世,慶豐之載。會邦、叙親于瓯水之央,振洲之上,劍橋之東,慶碉之内。是日也,日出東山,朝輝盡灑,忠河湯湯,雁山巍然。黎明即起,心曠神怡。啟路而行,兩側青松夾道,少樹成行。晨音初上,孟笛悠揚,鹣鳥與張鷗齊飛,益味與清風沁來。如此景秀,使人頓覺思發眸明,豪邁之意悠然而上。
衆人歸坐,把酒言歡。酒過酣腸,候伯起身念曰:“吾軍新操之時,骁勇善戰。時至今日,猶智勇兼得。以此撻伐天下,當永勝于野,豈有不從哉?”
夏君曰:“翁卿此言差矣!夫先王之時,文起于前,尚武于後,智于心而敏于行,文質彬彬,靜思己過,人無不為其益友也。于是天降祥瑞,盛世永連。吾以為,為人當思國愛民,克儉自律,不可貪戀制權,醉心有寶,唯圖金發。古曰:求木之長者,根固則枝正,德厚則苗青。胡可逾哉?吾輩當承周室之遺風,繼先賢之偉業,思乾坤之浩蕩,謀永世于萬古。誠能如此,此乃君王社稷之幸事,舉國之榮光,天下大勢,可立定矣!”
此言既出,猶若春雷乍響,醍醐灌頂。群賓齊呼:王,倩兮!王,奇哉!
雁山之麓有學華、德華、本華、王華胞兄四人,好義重禮,募資立青坊以為紀。尋建昆、建春巧匠二人刻龍鳳呈祥于其上,蔚為隆重。并題聯曰:聲藏林中以待勢,海挫磐石而彌堅。
甲午年十一月十九于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