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研究生教育 > 碩導介紹 > 專業碩士導師 > 小學教育 > 正文

專業碩士導師

張曉瑜

發布日期:2021-10-30 浏覽:




 

張曉瑜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科:課程與教學論

職務:無

                   

電子郵件1403415182qq.com    

通信地址:浙江省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溫州大學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9D-201

   編:325035

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原理、課程哲學、課程規劃與設計

 




教育及工作經曆                                                            

 

1994年畢業于杭州大學,分配至溫州師範學院工作

2002年畢業于華東師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

2005年起至今就職于溫州大學

2014畢業于哈爾濱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專業及研究領域                                                        

專業課程與教學論

研究領域:課程與教學原理課程哲學課程規劃與設計  

學術成果                                                              

一、科研項目類

1.從“實體”走向“有機”的課程理論研究(13FJK0015) 主持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013.07-2015.06 (主持)                  

2.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道德成長及其對策研究(11YJA880158) 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2011.07-2017.09 (主持)

二、代表性論文

1.教師個人有機課程觀的建構:基于過程哲學視角的分析 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2015.05                    

2.論“有根有翼”課程價值觀的構建:基于過程哲學與中國文化融合的視角 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2013.02                    

3.課程改革呼喚“有根有翼”的課程思想  課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0期2013.10                    

4.實體的放逐與過程的拯救——論懷特海對西方實體觀的終結和超越 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年第11期 2010.11                    

5. 想象·創造·責任——懷特海大學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高教探索2010年第3期 2010.03                    

6.論教育改革的思維方式——以新課程為例 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第8期 2011.04                    

7. 課段式課表的發展、經驗及其啟示 教育科學2009年第3期 2009.03

8. 課程表:問題與建議 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5期 2006.05

9. 非難為 怕不為——一所農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啟示 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第4期 2009.04

10. 新的超越——課程實施的複雜觀取向 學術論壇2009年第6期 2009.06

三、學術著作

1.《有機課程觀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6年5月版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基于教師教育的視角》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011年7月版

3.《課程與教學的領導與管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版

勵榮譽                                                            

行政獲獎

1. 溫州大學優秀教師,2005年

2. 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院長特别獎,2013年

科研獲獎

1.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12年                    

2.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獎(獨立),2007年                    

3.溫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獨立),2008年    

4.浙江省優秀教科研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2019年

教學獲獎

1. 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2),2001年

人才工程 /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專業委員會理事

學術講座及會議                                                            

2015年4月-7月,台灣東華大學訪問學者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